第151頁(第2/3 頁)
建議大家重讀一遍楔子‐‐沒有屍體。沒有&ldo;死&rdo;字。
來吧,盡情誇我
第146章 【血脈】一點點血脈,總想替他留下來
&ldo;國家興亡, 匹夫有責。我在道觀長到十歲,幼時曾聽師父說過, 出生之後恰逢鬼子來襲, 師伯師叔收拾家當下山抗日,誓與百姓共存亡,從此一去不返, 再不曾歸來。&rdo;
六年未見,老林精神矍鑠不改,面上溝壑卻更深刻,眉間三道深痕,即便是面無表情的時候都清晰可見。只是他風采卓然, 傲然風骨,縱然面容老去, 站在那裡卻絲毫不敢讓人小覷。
&ldo;我自幼所學, 都是普濟群生競行忠孝,節衣縮食毀家紓難,助國保民方得天心。&rdo;
&ldo;我長到三十餘歲,才第一次有了保家衛國的機會。&rdo;
&ldo;正規戰場自然輪不到我們, 我那時所在的百人民兵連,只有半數人持槍。七九年一整年, 都徘徊在後方陣地, 修路除障,看押俘虜。&rdo;
老林面朝窗外,背對著屋內三人, 像是沉浸在舊日回憶,緩緩說。
&ldo;最驚險那次,當屬給諒山618高地運送乾糧回輸傷員。&rdo;
&ldo;敵軍正面戰場上與我軍無法匹敵,索性在後方打起了遊擊戰。遇險當晚,我民兵連行進到高地附近公路上,被一股三十餘人的敵軍伏擊了。&rdo;
&ldo;敵軍武器精良經驗豐富,先殲我先頭部隊,再斷我軍退路,機槍炮仗火力轟炸,一直持續到黃昏。&rdo;
&ldo;連長犧牲在我身邊,被從天而降的手榴彈炸成了碎片。我生來命硬,昏倒醒來才發覺,左半邊腿毫無知覺,竟是連動也難動一下。&rdo;
&ldo;大部分戰友已趁著濃濃的夜色撤退,那種情況下,我便是咬碎一口牙也絕不會開口求救。人人性命寶貴,怎能為了救你一命,拖累整個連隊行軍速度?&rdo;
&ldo;我懷裡揣了手榴彈,只等著敵軍下高地搜查戰場便與他們同歸於盡。&rdo;
&ldo;我能活下來,只是多虧了當時的一位京族老鄉,阮東朗。&rdo;
&ldo;東朗在民兵連擔任翻譯,大我十歲,平日裡便與我處得極好。遇襲當晚,他並未負傷,本可趁敵軍火力停頓之機,迅速撤離戰場。可東朗為了救我一命,不離不棄,甚至寧願背著我緩慢行進,也不願放棄我獨自後撤。若不是第二天早上,筋疲力盡的我們遇到了前來接應的後續部隊,我與東朗二人能否倖存,且還是個未知數。&rdo;
&ldo;我受東朗救命大恩,此生必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rdo;
&ldo;所以,十五年之後,當年近六旬的東朗輾轉找到我的時候,他提出了一個,我根本就沒有辦法拒絕的要求。&rdo;老林轉過身來,定定看著林愫,說。
&ldo;想必此刻你也應該猜到,你與我之間並無血緣,你並非我的孫女,我也並非你的祖父。&rdo;老林語意遲滯,話說至此,只能拼命在臉上擠出一個苦澀的笑容。
&ldo;東朗找我,是為託孤。&rdo;
&ldo;而你真正的名字,是阮素心。&rdo;
素心,愫也。
阮東朗與老林,戰後一別十五載,再相見,卻是在昆明。
那晚天降大雨,老林獨身一人等在昆明汽車站,已到午夜卻依舊不見東朗人影,本已打算放棄等待,卻在臨近上車之前,看到了東朗匆匆趕來的身影。
老林幾難相認。
不過十五年的時間,當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