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趙昺入臨安(第1/3 頁)
至此,自蒙元忽必烈至元十二年(1275 年)三月,元軍攻陷建康府,丟失長達十四年之久的建康府,重歸大宋統治。
祥興十二年六月初。
建康府城外。
代表著天子的大駕一眼望不到盡頭。
對於趙昺的到來,整個建康府的歡迎儀式自然是最高規格的。可以說達到了萬人空巷的程度,宋朝遺老遺少身穿節日的禮服夾道歡迎。
鼓樂齊鳴,鞭炮震天,整個歡迎儀式盛大而又隆重。
“走,隨朕一同入城。”
城門口,趙昺一手拉著文天祥,一手拉著張世傑,君臣三人並肩而行。
由於建康府並沒有經歷戰爭的洗禮,故而城池還算完整。再加上經過張貼安民告示,嚴懲地痞流氓等等一系列的措施,建康府的秩序基本上恢復到正常水平。
這也為趙昺駕臨建康府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行宮是沒有的,一來時間上來不及,二來趙昺也不願意鋪張浪費。所以,趙昺的臨時住所便設在忙兀臺的官邸之內。
官邸正廳。
趙昺坐定之後,文天祥等人再次行禮。
“諸位卿家,自北伐至今,已經一年半有餘。我朝能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全賴諸位鼎力支援,朕在此謝過諸位。”趙昺一開口就是對站立在下面的文武大臣們表達了感謝之意。
“官家即位十二年來,勵精圖治,銳意進取,方有今日之成就。臣等只不過略盡臣子的本分罷了,當不得官家如此稱讚。”文天祥率先出班說道。
文天祥的話代表了大多數宋朝官員的心聲,自然響應者甚多。
一時間朝堂之上你一言我一語,說個不停。氣氛隨之也變得更加活躍。
“諸位,這一口氣,朕可是憋了許久了。”末了,心情大好的趙昺感嘆道。
“哈哈。”深知趙昺脾氣的眾人也是爽朗一笑。
君臣之間的客套話說完之後,也該辦正事了。
趙昺先是詢問了自己離開之後的這段時間內兩路宋軍作戰的一些情況,隨後又詳細瞭解了幾座重要城池的各種事宜。特別是紹興、臨安這種大城市。
“文相公,伯顏的情況如何?”作為蒙元明面上的最後一支勁旅,趙昺還是相當重視的。
伯顏可不是一般人,可以說是忽必烈滅南宋最重要的人物,所有的謀劃都離不開此人的參與,屬於蒙元擎天柱一般的存在,其在政治、軍事上頗有造詣。
此人,統二十萬兵馬如一人,而且蒙元所有的將帥均視之為神明一般的存在。
(元朝一前一後兩伯顏。)
所謂打虎不死,反受其害。這個道理趙昺還是知道的。
在陳吊眼、文天瑞的西南軍團毫無意外地成功收復成都路之後,可以說此時的趙昺已經擁有了半壁江山。同時,也有了和蒙元一決高下的資本。
雖然趙昺的北伐初見成效,並且已經和蒙元形成劃江而治的局面,但敵人依舊強大,特別是在趙昺即將面對伯顏這位蒙元歷史上著名統帥之際,更應該格外重視起來。
“回官家,此前伯顏大軍水陸並進已經進駐高郵縣,然而偽徐州王鍾亮造反之後,伯顏被迫率軍北返,意圖打通和大都的聯絡。目前雙方交戰已近一年之久,仍不分勝負。”文天祥道。
事實上自立為王的鐘亮並不是伯顏的對手,只不過此人反覆無常,每每快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往往選擇投降蒙元。
伯顏為了早日趕到江南,也為了儲存必要的實力,以便集中力量應對宋朝的北伐,故而在究竟該徹底剿滅山東叛亂還是招安上搖擺不定。
作為名帥的伯顏之所以這樣一反常態,變得舉棋不定,其實是有苦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