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5 頁)
所慮,臣也贊同……”
畢竟,劉德還是給了他一個臺階,沒讓他太過難堪。
這就是說話的藝術,同樣的事情,申屠嘉說出來,會危及晁錯的根本,動搖他的削藩策,但劉德說出來,就能勉強讓他接受。
既然大臣們都同意,天子劉啟就道:“那派誰去呢?諸卿可有人選?”
劉德這時候很識趣的坐回自己的位置,這種事情,就不是他能插手的了!
身為皇子,提意見可以,但要談論一位掌握滎陽甚至齊趙諸國兵權的重臣人選,那就犯忌諱了!(未完待續。。)
ps: 總算沒頭暈了~嗯,今天努力碼字,能寫幾章是幾章~
第一百五十一節 軍議與蝗災
其實派誰去,已經用不著再想了。
外戚之中,薄氏外戚自從薄昭死後就沒了聲響,也沒一個帶過兵的人。
只能從竇氏外戚裡選擇。
而竇氏外戚裡,就一個竇嬰勉強還算成器,有帶兵的經歷,於是,毫無疑問的,眾口一詞,皆推竇嬰。
劉德在一旁捂嘴輕笑。
他雖沒有推選,但實際上宗室外戚這個條件一丟擲來,就等於限定了只能選擇竇嬰……
其實在場的將軍們也有不少合適的人選。
將軍欒布,先帝之時曾經駐節滎陽,也參與過對匈奴的反擊,戰功赫赫,是個合適的人選。
曲周候儷寄更是威名赫赫的戰克之將,曾協助周勃平定諸呂,當初先帝下詔嘉賞他說:帶礪山河,永光休烈,朕命爾惟懋哉!前世,儷寄一將北下,趙王劉遂直接縮排邯鄲城中,三月不敢出城,可見其威名。
只是這些人雖然合適,但奈何跟劉德沒太大關係。
況且,外姓大將,掌握數十萬大軍,劉德怎麼看都不怎麼合適。
這槍桿子,還是得抓在劉家自己手裡!
滎陽方面既定,天子劉啟只覺得心都安了,只要滎陽方面能壓制住齊趙諸侯,甚至進一步收其兵權,那麼,漢家的力量就大大增強了,最起碼不用擔心齊趙在背後捅刀子了
於是他立即將話題轉移到了怎麼對於吳楚,特別是吳王劉濞的事情上。問道:“諸卿以為,吳王若反,其將如何?”
“啟奏陛下……”一位將軍出列拜道:“臣與儷將軍、欒將軍並諸都尉商議之後。臣等愚見,吳王可能有上中下三策!”
劉德認得,這人就是條候周亞夫,現在的中尉,日後的太尉、丞相,絳候周勃之子!
“中尉請說!”天子劉啟聞言立刻笑道。
周亞夫站起來稟報道:“臣等愚見,吳王上策乃是趁我漢家大軍未集。循江淮而上,兵臨淮南、長沙,入武關。鑿通其與齊趙的聯絡,如此大事將壞,天下將難以收拾!”
天子劉啟走到地圖前,一看。臉上的神色有些不自然了。若吳王果然採取此戰略,整個長江以南瞬間不為漢有,而且更麻煩的是,吳兵進逼淮南,必然使得淮南、衡山、廬江三國不穩,若此三國落入吳王之手,吳王最大的軟肋,補給線過長就沒有了。這樣一來,就算漢室能打贏。最後也必然是慘勝,到時候匈奴肯定要跳出來摘桃子了,而稍有不慎,變成拉鋸戰,那就又是一次楚漢爭霸……
周亞夫看到天子臉色不怎麼好,忙道:“陛下勿驚,臣等以為吳王必不取此策!”
“何也?”天子劉啟問道。
“吳王今年已經六十有二,他若反叛,其心必急,用此策,三年難分勝負,故其必不取!”周亞夫自信十足的道。
周亞夫繼續道:“至於中策則是,起兵之後,過城邑而不下,直疾去,以兵貴神速,直趨雒陽武庫,食敖倉糧,阻山河之險,吳王雖未入關,然天下人心已散,勝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