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以萬物為芻狗,權鬥不看蒼生(第3/9 頁)
。
“為什麼這麼貴?”他問平壤府知府。
“運費高呀,蔬菜本就不容易貯存,在藥劑使用達標的基礎上,儲存成本非常高,再加上要從吉林運過來,價格翻了幾倍。”
“就算翻十倍,才五毛錢一斤,到這怎麼變成的70元?”朱厚煐不信這是運費問題。
“千歲勿擾。”
“70元是最高價,這邊均價在40元到50元之間。”
“聽臣給您算一筆賬。”
“吉林的白菜,從產地運到港口,這段距離的運費,每斤要加一元錢,裝貨卸貨工錢要三元。”
“輪船出港,到平壤港停靠,運費兩元錢,不算高的。”
“平壤港運到平壤,要將海船轉成江船運輸,裝卸費3元,運費1元。”
“反覆裝卸貨物的損失,就高達1元錢了。”
“從吉林的白菜,五毛錢一斤出貨,沒算各道販子的利潤,成本就是11.5毛錢了。”
“幾道販子轉手的利潤,賺三塊五,不算高吧,這樣成本就是15元了。”
“而且,朝廷非常注重食安,對於使用藥劑量嚴格控制,不能給大白菜上藥,儲存難度巨大。”
“儲存庫一斤成本,最少需要5元錢。”
“再加上用藥成本、運輸成本、每斤再加一元錢,就是21元了。”
“批發市場的老闆,最少賺兩元一斤,因為這其中是有損耗的,比如白菜乾了,水分蒸發掉秤,所以賺兩元錢,都沒什麼利潤的。”
“成本就漲到了23元,各級包裝成本,再加1元,就是24元了。”
“菜販子的利潤,毛利潤要達到50%才有得賺,因為他們是最後一道,賣不出去、菜被挑爛了、攤位費、人工費、貯存費等等成本,淨利潤已經很低了。”
“所以,一斤白菜賣44元,這還是朝廷補貼了結果呢,不然要賣到48元,甚至50元,整個產業鏈才有得賺。”
平壤知府如實道:“您想說,為什麼漢城物價就低?”
“因為漢城周邊就種植白菜,所以價格低。”
“平壤種不了白菜,附近都是山脈,不搞種植,搞畜牧。”
“您去了漢城就知道了,平壤的肉價,要比漢城低的。”
“平壤是新鮮瓜果類比較貴。”
“漢城是肉食比較貴。”
朱厚煐總覺得自己被忽悠了。
這筆賬好像不是這樣算的。
漢城物價就低,釜山物價更低,就平壤是後媽養的?
其實,平壤知府沒敢說,平壤有一筆稅,叫回流稅,這筆稅不是人頭收,而是收頂級商家的稅。
比如說,不收菜販子的稅,卻會收批發蔬菜的店鋪稅,是要嚴格保密的。
這筆稅金額巨大。
主要是當初建設平壤時的資金,以及傾斜資源,讓人口回流這筆費用,都轉嫁在每一個在平壤工作的百姓頭上。
朝廷有一本賬,往平壤砸的資源,約合二百億元,建設費用、雜七雜八的費用,在二十億左右。
這筆錢總要回本的。
就設下了這個回流稅。
這個稅,只有平壤在收。
所以平壤物價奇高,高得令人髮指。
可不管誰來算,知府這筆賬都很合理,人家也說了,別和漢城比,漢城的肉食貴呀,咱們平壤肉便宜。
還真沒錯,平壤肉價是便宜,但就差一塊錢!
平壤肉價:雞肉6元,鴨肉4元,豬肉11元,牛羊肉27元,驢肉馬肉35元,牛奶一斤6元,雞蛋一斤3元。
這不對呀。
平壤北面全是牧場,運輸成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