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2/3 頁)
些不一樣的地方。
回到家裡,方言提著那一筐小兔子給方老二看,&ldo;爹,你看這兔子!&rdo;
&ldo;呦!這四隻小兔子真是喜人,&rdo;方老二拿手摸了摸,這兔子有黑的、有白的,還有隻斑點的,看著甚是熱鬧,&ldo;可是寶哥兒拿來的?&rdo;
&ldo;恩,寶哥兒說是在洞裡捉的。&rdo;方言答道。
&ldo;恩,養到雞圈裡吧,多鋪些幹糙。&rdo;
不知道冬日的兔子需要吃什麼,方言便問:&ldo;兔子吃什麼?現在可沒有青糙。&rdo;
&ldo;幹糙就行,家裡泡的乾菜也吃得,糧食也吃得。&rdo;
想著糧食、乾菜得留給人吃,方言便道:&ldo;吃幹糙吧,待明年開春再割青糙給它們吃。&rdo;
方老二已經可以起來走動了,便接了餵兔子的活兒,正好找些事做,活動一下身體。
兔子們便這樣在方家安了窩。
進入臘月沒幾日,張莊便要迎來冬祭了。
也不知是從何時開始的傳統,只要當年收成不錯,便要在這一年冬至這一日拜祭先祖,感謝上蒼給了風調雨順的一年。
其實拜祭先祖也只是各家一同去墳地裡為自家已故的人掃掃墓,添添土。待到晌午,便由村子裡年歲大的人,說些吉祥話,感謝上蒼,期望明年也風調雨順之類的。待到下午村裡會架起幾口大鍋,將祭祀用的豬、羊、雞分別燉了,每家都領一些回去,這祭祀也就結束了。
祭祀是村裡無聊冬日的一件大事,這日,裡長便帶著大兒子,挨家挨戶的收錢,每家六十六文,取個順利的意思,錢則留作買豬、羊、雞並其他祭祀物品用。
待裡長帶著兒子到方言家時,已是下午了。
&ldo;裡長,你們來了。&rdo;方老二招呼著二人坐下。
見方老二腿還沒好,裡長問道:&ldo;你的腿怎樣了?&rdo;
&ldo;還沒好,吃著藥呢。&rdo;方老二答道。
&ldo;恩,&rdo;裡長點了點頭,&ldo;藥要堅持吃,若有什麼困難也可去家裡尋我。&rdo;
方老二知道這是客氣話,裡長家條件又是好的,但往日裡兩家並沒有什麼交情,便只是一聽,道:&ldo;今歲可還是六十六文?&rdo;
&ldo;是啊!&rdo;裡長點了點頭,他已經當了許多年裡長了,這些事情熟的很,道:&ldo;祖輩傳下來的規矩,自是還按老樣子。&rdo;說罷,也不開口要錢,只是看著大兒子手中的箱子。
方老二知道這錢是該交的,便對方言道:&ldo;言哥兒,去取了錢來。&rdo;
裡長點了點頭道:&ldo;你家言哥兒是個好的,過了今年可就十三了吧,現在就會持家了,以後定也錯不了。&rdo;
方老二跟著點了點頭,自己現在幹不成活,若是以後腿能好,定是不能虧了方言。
方言取來錢給了裡長,他數過之後沒問題,便叫大兒子當著方家的面開啟手中的箱子,將方家的六十六文放了進去,那箱子裡面都是銅錢,少說得有三、四貫了。
待到裡長張文與大兒子回到家中,便見弟弟張武坐在堂屋。
見二人回來,張武便問:&ldo;大哥,你瞧那言哥兒如何?&rdo;
聽到張武問,張文不禁皺起了眉,&ldo;那言哥兒雖然樣貌差了點,確是個能持家的。&rdo;
聞言張武點了點頭,&ldo;我也覺得不錯,像是能幹活的樣。&rdo;頓了頓又道:&ldo;請了媒婆去說和,那方家就是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