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開荒雁落原(第2/2 頁)
說實話,換一個仙人來,說不定瘦小男子都已經成功了。獻祭百萬流民,足以讓他《疫神經》大成,化身病魔。
而他,卻偏偏撞上了身懷系統,心憂凡人的陸寬。
不得不說,冥冥之中,因果迴圈,真是奇妙啊!
……
解決了瘟疫後,陸寬傳訊秦昌誠,請求調撥一批開荒工具到雁落原,準備春耕一事。
這可是關係到陸寬修為提升的大事,關係到他能不能履行和齊冰柔師妹的天驕大會之約,不可不用心。
依大秦王國律法,每畝地徵收約三百斤的大米作為賦稅。
這個世界有天地靈氣,糧食普遍高產,正常種植就可以畝產千斤,算起來約三成的田賦並不算重。
雁落原土地肥沃,適宜耕種。之前沒有開墾,是因為此地冬天過於寒冷,不宜居住,因此沒有多少大秦子民願意背井離鄉前來勞作。
這些流民無處可去,倒是非常合適的勞動力。
可是正如邱雪龍所言,經歷了這麼多的災難,這些活下來的流民大多油滑而多疑,根本不願意聽從指揮幹活。
得要想個辦法鼓勵他們開荒。
但是鼓勵開荒,絕不可以不收稅,也絕不可按產出比例繳稅,而必須繳納固定額度賦稅。
因為如果無需繳納相當數量的固定額度的賦稅,百姓必然傾向於多多佔領土地,而不是去精耕細作,用心開墾。
所以需要用繳高額田稅來倒逼流民用心幹活。
可是在雁落原,如果仿照此制度,收取流民每畝地三百斤大米作為田賦,恐怕又只會雞飛蛋打,一地雞毛。
因為流民缺乏工具,一窮二白。反正不工作也有大秦將士分發食物,好歹能賴活著;要是認領了荒地卻因為種種原因年底繳納不出賦稅,那就要面臨牢獄之災了。
即便流民心知此地土地肥沃,知道大秦願意提供工具和種子,油滑而多疑的他們在最開始也一定會是想要觀望,不敢大膽認領開荒。
雖說徐徐圖之,只要信守諾言,幾年之後就會好起來,但是陸寬並不希望開荒進度被拖得這麼慢。
如果能二十歲之前晉升金丹,在這個世界可是有說法的!按照齊冰柔的說法,只要回稟從天門,陸寬能獲得的資源傾斜將大到無法想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