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第2/3 頁)
發覺自己在製造這種惡果。即使在阿富汗,蘇聯軍隊也必需留神,它的90,000土兵和大量武器裝備全面出動,來消滅抵抗力量,而不管傷害居民,很可能在其自己的邊境地區的伊斯蘭居民中引起反感,那裡人們對巴斯馬赤的活動記憶猶新,一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這類活動在阿富汗境內的突厥人中仍存在著。
雖然,決定暴力衝突最後結局中要起作用的外部環境,區域性情形和機遇等使製表或進行量的計算具有很大的推測性。然而,象富有理解力的t&iddot;e&iddot;勞倫斯這樣的遊擊戰爭實踐者確實認為&ldo;代數因素存在於最終的決斷中&rdo;,其意思就是,有些因素是可以我們上面給出的類似專案進行計算的。所以,根據這些資料來探討這個問題,以至少揭示優勢均衡的邊界條件,這是非常有意義的。
奧利沙文
戰爭地理學
阿修比
阿修比
投筆從戎
第九章 城市戰
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城鎮聚集著財富和權力,因此引起征服者或掠奪者的注意。某些大居民地的形成是出於防禦目的。在那些常遭寄生生活的武士或政敵劫掠的地區,農民們不顧去地裡幹活距離遙遠,將其住房集中在一起,以尋求集體安全。伊朗的有圍牆的村莊,阿特拉斯山脈中的柏柏爾人的要塞和以色列的聚居區,都屬於這種居民地。然而,這些居民地並不是聚集著象商業和製造業這樣的非農業活動,因而並不是城市居民地。這種城鎮實質上是一種轉運現象。用以住宿、放置機器、貯存擺放商品、提供服務和資訊的建築物集中在一起,以減少生產、交換、管理和娛樂等活動中的時間消耗。各種活動需要空間,這樣非常靠近的有利條件又可能得到發揮了。佔據城市中心,就能最好地從政治上和經濟上控制地區。因而,城鎮是戰爭的首要目標。在城市人口占80以上的社會裡,未來的征服者為取得控制權,必須要奪占城鎮。即使在以農業為主的社會,城鎮在物資供給和權力控制方面也是極為重要的。假定這類城鎮具有軍事價值,城鎮位置和佈局的選定需要考慮到防禦。為從軍事上和行政上控制地域和對經濟實施監督,城鎮大都建在天然通道和人工修建的道路沿線的關鍵地方。城鎮的位置如有較高的戰術價值,它的確定往往考慮到阻止攻擊和有助防禦。塔古斯河上的託萊多,位於一個接近環形的彎曲部,威爾河上的達臘姆,也位於一個類似的彎曲部,這兩個都是具有居高臨下的環境和場所的極好例項。就託萊多而言,它座落在切入的河谷口上,扼制著峽谷前的最後交叉點,並且提供了一個明顯的基地,由此出發挫敗穿谷溯流而上的企圖。達勒姆則位於鼓奈恩斯河東岸的主要通道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