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將心相托(第1/2 頁)
第二日,李斜睡醒後便帶著高順去拜訪沮授。
沮授,字公與,冀州鉅鹿廣平人。
自從韓馥將冀州讓給袁紹後,袁紹先是以沮授為別駕,後來又表薦為奮武將軍,讓他督軍。
李斜在前世讀史書時,對沮授就比較敬佩,他認為沮授不但有智有謀,而且為人比較忠義。
歷史上袁紹敗了之後,沮授被曹操抓獲。曹操知道沮授有才,捨不得殺他,還任他官職。只是沮授總是要想辦法逃回袁紹那裡,最後曹操不得不殺了他。
但是這麼忠義的人要怎麼才能讓他願意捨棄袁紹追隨李斜呢。
他絞盡腦汁想到了一些辦法,有沒有效不敢肯定,只能是試試看了。
李斜來訪,沮授自然是非常歡迎。
把李斜迎進府裡後,又帶著李斜進了客堂入坐。
兩人客套了幾句,李斜先進入正題:“公與將軍以為,若袁公和曹公相爭,誰人會勝?”
沮授想不到李斜會突然問這麼個問題,愣了一下,沒回答,反問李斜:“不直將軍以為呢?”
李斜也沒想到會被他反問,但他心裡早已知道怎麼回答:“若袁公與曹公相爭,則曹公勝算要大一些。”
沮授又是一愣,沒想到李斜竟然會這麼說,畢竟他是從曹操那邊跑過來的,這麼說難道不怕被當成是假投於袁公嗎。
“何以見得?”
“當前以兵力和謀士將軍算,則是袁公勢力強盛。然而善於用人上,袁公不如曹公。曹公對麾下的將軍謀士之言,納諫用善,而且曹公身邊有親族夏侯和曹氏諸將,其他人無爭權之志,得以忠正盡力。”
李斜停了一下又接著說道:“而袁公雖有三子,卻各分一黨,麾下諸將謀士各選其主,內外相爭,袁公又遲疑不定。公與將軍亦曾建言獻策,袁公卻未採納,可坐見其敗啊。”
李斜敢對著沮授談論袁紹的不是,也是因為了解沮授,說到了他心坎上。
沮授料不到李斜一名勇將,竟然也有這樣的見識。
“那不直將軍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袁公勝呢?”
“這個,基本上,很難。主與臣同,則權在臣。臣與主同,則謀在主。公與將軍和田元皓別駕也曾多次建策,然而袁公總是未能見用,臣有謀而主不用,是為臣不謀。袁公以一己之謀,又如何敵曹公眾人之策呢?”
聽了李斜之言,沮授不由得對他另眼相待,真真想不到眼前這個擅長殺賊的長戟將軍,竟然看事這麼明。
而且李斜所說,他也是非常贊同,
他曾建言讓袁紹迎天子都鄴,袁紹不聽用。聽聞袁紹欲讓三子各守一州,他又諫,袁紹又不聽用。
所以,袁紹才能有幾斤幾兩他心裡也非常清楚。
不過,李斜今日挑起這個話題,肯定有他的目的。
“不直將軍來投袁公,不是要為袁公盡力獻策的嗎?”
李斜聽了大笑:“公與將軍和田元皓別駕之言尚未見聽用,袁公會聽我之言嗎?況且我從曹營來,袁公就真的信我嗎?”
沮授明白了:“不直將軍此來乃是暫避曹公追殺,非為真心助袁公,將軍之志不小啊。”
李斜見話已經挑明,當即莊重地說道:“我之前在曹公麾下時,本只願助曹公早日平定天下,讓百姓早日脫離苦難,過上安定的生活。然而徐州目睹曹公屠殺百姓,我知道即使助曹公平定天下,百姓未必即能得安。因此,我便立志,欲平天下,使百姓安。我也知道公與將軍有志於救扶百姓,所以今日將心相托,願求得公與將軍相助,則天下可早定,百姓可得早安。”
沮授聽了臉色凝重,他確實是有志於救扶百姓,可是之前的韓馥和現在的袁紹,都只是圖一己私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