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守口如瓶(第2/2 頁)
朱元璋為了避免沿海百姓和海盜、倭寇等勾結,制定了“海禁”政策,禁止了民間貿易,甚至不允許出海捕魚。
洪武十七年春正月,倭寇頻繁侵犯浙東地區。
朱元璋命信國公湯和巡視海上,築山東,江南、北,浙東、西海上五十九城,鹹置行都司,以備倭為名。
洪武二十年二月,置兩浙防倭衛、所。
同年四月命江夏侯周德興往福建福、興、漳、泉四郡視要害,築海上十六城,籍民為兵,以防倭寇。
自洪武二十二年後,至今洪武二十五年,沿海倭寇在朱元璋的海禁加防禦的政策下,已然減少很多。
這也是因為朱元璋對於朱英提出來的看法,或者說想要征伐倭國避而不談。
更多的是想要說服朱英,不必征伐倭國。
朱英並不知道,其實朱元璋對於倭國境內,是有一定了解的。
蒙元時期出使倭國的趙良弼,赴倭期間他記載的倭國群臣爵號、州郡名數、風俗土宜等重要史料,最終被朱元璋所收集。
雖然已經過去百年,但其中並沒有大孫所說的金山銀山。
只是因為疼惜大孫的緣故,朱元璋不想和大孫過於爭執,惹發矛盾。
不過涉及到倭寇問題,尤其是大孫經營海外貿易,回來後朱元璋還是下令兵部尚書,沿海但凡有倭寇蹤跡,即刻彙報。
若是沒有大孫提醒,往常這一點點倭寇作亂,朝臣甚至朱元璋,都不會過於重視。
但是由大孫言明後,這概念就完全不一樣了。
“看來咱大孫說得沒錯,倭國境內的戰爭結束,那些失敗者流浪海上,即將對咱大明沿海形成衝擊。”朱元璋開口說道。
“陛下,但是沿海過於寬廣,尤其是倭奴通匪,更是頻繁攻薄弱之處,如此長久難以維持。”兵部尚書茹瑺說道。
東南沿海的海岸線太長,倭寇一般不存在正面進攻,而是勾結沿海百姓,尤其是走私商販後,獲得情報,進行燒殺搶掠。
大面積的屯兵備倭,對於大明國庫壓力很大。
朱元璋聞言,看了看茹瑺,微微沉思片刻後,說道:“明日早朝後,你隨咱一同出宮,去見一人。”
“倭寇的事情,想必能從他那裡得到一番見解。”
茹瑺聞言,頓時就想到了之前陛下所說的那個‘以工代賑’的法子。
那等策略,顯然不是陛下所想,而是另有其人。
朱元璋說完後,又交代道:“這個事情暫時你不得宣傳,可明白咱的意思?”
茹瑺忙道:“陛下放心,臣自當守口如瓶。”
此刻日落黃昏,夕陽的光芒照射在華蓋殿的地面上。
想起明日早朝後,就能又見到大孫。
朱元璋心情舒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