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尉窈升侍中(第1/2 頁)
此時此刻,就算有人趴在高英心口震鼓鳴雷,告知她致她跌倒出醜的始作俑者正是尉窈,恐怕這位高小女郎也絕不相信。
“尉……姊姊。”高英躲在尉窈身後擦抹眼淚。
一名管事腳底生風朝這邊筵席區來,徑直走向高太妃,急急稟道:“宮裡來人了,領頭的宦官是楊範,另名大臣奴不認識。楊範詢問黃門侍郎尉窈的位置,估計有旨意讓尉侍郎宣。”
府中管事皆有歷練,現下慌慌張張,可見宮裡來人態度不善。
高太妃來不及思考,問:“楊範朝哪邊去了?”
“正是這邊,很快……”
管事話沒說完,就見賓客陸陸續續起身,侍中高顯、宦官楊範帶著諸多內事官、羽林兵勇過來了,其中高、楊二人各捧詔令,面色嚴肅,幾名小宦官分別捧武冠、官服、官靴,其餘人雙手空空,沒有抬箱篋,確實不像來賞賜的。
楊範走到尉窈面前止步,拿出詔書宣讀:“尉窈聽旨……尉窈文才昭著,器識英斷,在除逆賊元禧時屢獻良策,現免尉窈門下省給事黃門侍郎職,免內事官御作女尚書職,授門下省侍中職,賜貂蟬冠,金蟬璫。”
前來迎接宣旨隊伍的高太妃駐足傾聽,越聽越氣,憋得臉紅脖子繃筋。
小宦官就近用屏風圍起換衣的地方,服侍尉窈換上新的官服,戴上新的官帽,穿上新的官靴。
當屏風撤去,尉窈慢條斯理地整理兩邊袖口,周圍視線皆集於她,有人情不自禁感慨:“生女當如尉窈!”
不管在場賓客是羨慕、是嫉恨,全無關緊要,所有人終於明白,當今皇帝與孝文先帝不一樣,現在的皇帝元恪根本不看重世族出身,只要夠忠心,只要為皇帝所用,就能平步青雲,蔑視權貴。
楊範先恭喜尉窈,然後示意高顯捧的那捲詔令:“陛下急宣元勰、元詳、元羽、元愉、元懷進宮訓誡,陛下有令,由尉侍中佈告諸王。”
竊竊私語立即充斥周圍。
高太妃被“急宣、訓誡”的字眼嚇得魂飛,幸虧有兒媳及時攙扶才站穩。
“臣領旨。”尉窈從高顯手中接過詔令,對高太妃說:“借盛宴之便,詔令先宣於元詳,還請太妃、王妃帶路。”
鮮卑人不講究男女大防,貴女們都想目睹變故,一時間人去筵席散,都跟在宣旨隊伍的後面走向外院的酒宴區。
路上,尉窈教高顯:“我等出宣詔令,是代天子轉述旨意,氣勢要足,這次你在旁邊看,儘早學會應對百官的能力。”
楊範暗暗佩服尉窈又一次猜中皇帝心思,高顯不僅出身不足,文才武略也欠缺,怎麼讓權貴大臣在最短的時間裡接受高顯已任高官,對其產生敬重畏懼呢?
自然是出宣詔令。
元勰、元詳是宗王裡官品最高的,剩下三位的脾氣各有各乖張,換成別的宣旨官來,即使知御旨震怒,也習慣於奉承諸王,不敢在言行中得罪。
尉窈不一樣!尉窈的每次升遷,都是對峙百官得來的!往後高顯獨自宣旨時,只需要認識詔令上的字,效仿尉窈的氣勢就不會出錯。
王府僕役匆匆抄近道行走,等高太妃把宣旨隊伍帶到時,北海王元詳已經斥退所有歌舞伎,不該出現在酒宴中的邊境官吏更是紛紛藏身,就連珊瑚樹等奢侈擺件也全部不見,搬回了庫房。
尉窈展開詔令,粗略打量內容,心裡有數了。
“元詳接旨。”
她不稱對方爵位、官職,就代表今回形勢的嚴峻,頃刻間高牆環繞之地寂靜,每個人只感覺自己心跳的“咚咚”緊張。
“朕定景明年號,願即位國統,政令光明,然元詳難抗社稷,不知修身慎行,屢犯刑律……”
一句跟一句的訓斥言語,令元詳頭不敢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