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仙俠小說 > 江海學刊 > 第24章 氣密充氮脫鹽·古代航海黑科技

第24章 氣密充氮脫鹽·古代航海黑科技(第1/2 頁)

目錄
最新仙俠小說小說: 異世錦衣,以運為餌垂釣萬物御獸小道士小林修行記惡靈纏繞踏天之路!黎橫曦空穹域修仙界的二道販子天上掉下一個小神仙九世仙戀青雲仙夢張悅的逆襲家族修仙:從青元陳氏到舉族飛昇開局乞丐逆襲成大佬我,大玄逍遙侯,劍道魁首!獸世:一個儀式師的成神之旅絕世魔醫,神帝別追穿越自救修仙長生從打拳開始淵軒夢朝夕尋道

漁船上,之前已設好了工作室。

王逸少、郭超仁忙著把那一串塔狀的木板放進氣密充氮脫鹽裝置中,對它進行脫鹽處理。

耿嶽對這項工作不熟悉,依然在一旁學習。

當然,學習資料倒是看了不少。他深知,剛撈出水的飽水木質文物,都需經過脫鹽處理,才能讓它適應驟變的外部環境。

之前,最簡便有效的脫鹽方式,是利用蒸餾水迴圈置換脫鹽。後來,研發機構又採用超聲波誘導來加速脫鹽進度。

現在,考古隊的裝置再次升級,用上了幾乎不需要化學試劑的氣密充氮脫鹽裝置。這種裝置的工作原理是,透過超微米氣泡裝置,使氮氣與水達到充分混合,進而形成超微米氣液混合體,以此來降低水中的溶解氧。

如此一來,不僅能有效提高文物脫鹽速率,還能利用液麵氮氣封存,來模擬深水區域超低氧或無氧的埋藏環境,將脫鹽期間鹽分、氧氣對文物的化學氧化、腐蝕程度降到最低點。

就在氣密充氮脫鹽裝置工作期間,張馳、梁寬已經從減壓艙中出來,與郭超仁聊起細節來。為了預防減壓病,原則上潛水員出水之後都要進減壓艙進行療愈。

脫鹽處理後,眾人將塔狀木板取出一看,印證了心中的猜想。

在航船中,有一種導航工具名為“牽星板”,正是這種形狀。

牽星板,由大小十二塊邊長為2-24厘米、帶刻度的烏木板,和貫穿於其中心的一條繩組成。由於上小下大,因此看上去有些像一座被壓扁的塔。

這種牽星板的出現,和“過洋牽星術”這種古代航海所用的天文導航技術有關。在茫茫無垠的大海上,除司南、指南魚、水磁浮針等導航儀器外,船員們也藉助天文學,用牽星板來進行航海定位導航。

在使用的時候,船員需要先手持牽星板,使其板面與海平面相垂直,下邊緣與海天交界線相垂直,同時保持上邊緣與所測天體相接。然後,船員再一手執繩端置於眼前進行觀測和計算。計算單位為“指”“角”,一指大致等於今天的1.9°,摺合四角。最後,當他們測量出所在地的星辰高度後,再據此計算出其地理緯度,最終憑此來測定船隻的具體航向。

總的來說,牽星板的工作原理,和現在的六分儀很接近。而這樣的導航裝置,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在元明時期已十分成熟,不得不說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堪稱當時的黑科技。

究其原因,也是現實需要。因為,在深海之中,地形水勢極為複雜,藉助天象來確定航位,確實是一大創舉。

和當今世界的科技進步一樣,一項技術的出現必有相當長的醞釀時期。

往前追溯,早在西漢時期,觀星定位的方式就十分流行了。《淮南子?齊俗訓》中便有“夫乘舟而惑者,不知東西,見斗極則寤矣”的記載。

到了唐代,天文學家僧一行發明了“復矩”這種儀器,用以測量北極星和地平面的高度。至於兩宋時期,過洋牽星術已用於遠洋航海中。到了明代,包括北辰星、織女星、布司星、水平星、北斗星、華蓋星等星座,都是船員觀測的物件。

此時此刻,脫鹽處理後的牽星板,靜靜地躺在工作桌上……

按說,找到了一塊牽星板,足以讓考古隊興奮一陣,但聽完張馳、梁寬所講的細節,王逸少眉頭卻微微一蹙,說:“這條船,大機率不是我們要找的船隻。”

這話,換做外人可能聽不懂,但考古隊成員都瞬間明白過來。

太新了!

如果沉船的歷史在五六百年之上,牽星板很難有這樣完好無損的面貌。據此看來,沉船很有可能來自清代。

王逸少一言不發,靜坐下來檢視螢幕上傳回的攝像。從影象上看來,這艘船的船型

目錄
娛樂圈之巔峰王座繡春刀與繡花針戲精老公今天作死沒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