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興漢室百度網盤 > 第二十四章 丨一拍兩散

第二十四章 丨一拍兩散(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漢末新傳:國賊呂奉先十三皇子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小馬:編寫之眷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四合院:胎穿成一大爺的女兒後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三國大軍溼家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天下非有公是也,而各是其所是。”————————

馬日磾親自將蔡邕的奏章轉交王允,從旁勸說道:“蔡邕曠世逸才,並且熟知兩漢故事,應該讓他繼續修史,以成一代大典,全歷代先皇及儒士之願。而且蔡邕素來以忠孝著名,也沒有犯什麼大罪,貿然誅殺只會寒了士民之心,還請王公為天下計,寬赦蔡伯喈。”

自從遭到士孫瑞、楊瓚等人的背叛,王允對關西士人再無好感。自然也容不得別人對他的決議指指點點,王允對馬日磾的話不以為然,道:“當年孝武皇帝不殺司馬遷,導致司馬遷修撰謗書,流於後世,敗壞武帝聲譽。方今國祚中衰,戎馬在郊,我難道還要這等佞臣執筆修史,讓陛下翻閱,而後令吾等一起遭受謗議嗎?”

馬日磾頓時心就涼了一半,他聽明白了王允的意思,這是擔心蔡邕逃過死劫後修史帶有私心,對王允多加誹謗,毀壞其身後之名,同時也擔心皇帝長大後看了蔡邕修的史書,人云亦云,對他產生偏見。

若不是蔡邕是馬日磾好友,同為三公的他哪裡願意低頭來求王允網開一面?沒想到王允軟硬不吃,言語之中又處處顯『露』出對關西士人的敵視,這讓馬日磾羞憤難當。

“司徒!”馬日磾嚴厲道:“當初我們可沒說,一定要懲治蔡伯喈!”

這話裡帶著對王允擅做主張,以私怨而針對蔡邕的不滿。

王允早就自覺被關西人擺了一道,此時遷怒馬日磾,不怒反笑道:“當初也沒有說不懲蔡邕,何況蔡邕阿附董逆,難道不算罪過?你不僅要赦免他,還想要他入蘭臺修史,有過不罰,反倒還要施與恩賞,這天下哪裡有這樣的事?”

馬日磾大怒,他不是不知士孫瑞與楊氏眾人投靠皇帝的事情,只是為了大局著想,一直未有對皇帝的暗示拉攏表明立場。此次代蔡邕前來求赦,一來是為了幫好友解脫牢獄,二來也是想恢復以往和諧融洽的關係,再不濟也不至於劍拔弩張,非鬥個你死我活不可。

如今知道王允心意已定,再難挽回,馬日磾自此斷絕了修好之心,既然不能為友,那便只能成仇。其實這也在馬日磾的預想之中,他不似士孫瑞那般天真,還曾以為王允會不偏不倚,將關西與關東搓成一股繩。

任何敵對的勢力為了針對另一個敵對的大勢力,都會暫時修好。等到打倒了共同的敵人之後,鬆散的聯盟就會立即分散,開始各自爭奪權力。後世的國共是這樣,如今的關東與關西士族也是這樣。

離開尚書檯後,轉變心意的馬日磾回到太尉府,對前來探聽訊息的人說:“綱紀,是由德行高尚者維護的;典籍,則是由編撰史書而得來的。王司徒滅紀廢典,怕是不能長久於世了!”

這話等若是代王允宣佈了蔡邕的死刑,也等若是公佈了自己對王允的不滿,堂下眾人大驚失『色』,有人跺腳大罵王允苛責蠻橫,公報私仇;有人見蔡邕挽救無望,當場哭泣出聲……

“王允專斷無禮,不聽良言,所作所為與董卓有何兩樣!”

還是太尉掾第五巡知道馬日磾的心意,上前說道:“太尉應有所知,王司徒近來酬功封賞者不是同鄉同郡,就是門下親友故交,其次就是關東豪族。眼看朝中又將出現一個董卓那般的人物,太尉,當此之際,我等不僅是要救蔡公於水火,更是要挺身而出,剷除權臣啊!”

堂下眾人有的都在誅董事件中出過力,對王允厚此薄彼早有不滿,經此一挑撥,此時紛紛出聲附和,吵吵嚷嚷,宛如鬧市。

馬日磾知道王允已經漸惹眾怨,心中已有定計,正欲喝止,只聽一人朗聲說道:“事情尚未步入絕境,諸位何苦自暴自棄?”

一個不過十五歲的少年排開眾人,徑直走到馬日磾面前,他其貌不揚,身材瘦小,顯得弱不禁風,但認識他的人都

目錄
死而復生做島主食戟:這個世界有些怪抗戰:擁兵百萬,你叫我師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