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興漢室百度網盤 > 第十一章 丨各有所謀

第十一章 丨各有所謀(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大明:我每天一個未來快遞,老朱心態崩了!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醒來成了桓侯張翼德想離婚分江山?我過繼朱棣給朱標小馬寶莉:她在秩序彼岸漢末新傳:國賊呂奉先十三皇子穿越三國做將軍從落魄書生到一品富商小馬:編寫之眷龍珠之賽亞人貝吉塔人在奧特,開局獲得地球意志饋贈四合院:胎穿成一大爺的女兒後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爺的了?斬神:諸神代理人,開局定海神針三國大軍溼家大明:老朱假死後,我登基鬨堂大孝被海盜打劫了,最後成了皇帝弒兄殺父,我登上大位關於南朝貴公子是我冒充的這回事

“夫忠而識暗,不能擇有道之主,當代無以建其功。”————————

漢初平三年四月二十二日。

連綿的陰雨過後,天氣愈發炎熱,流言雖然沒有腿,但卻跑得比風還快。皇帝這兩日反常的舉動雖然被刻意遮瞞,但最終還是傳到了董卓耳中。聽了田景的話,董卓眉頭微揚,大感驚異:“聽你這麼說,這還是我離開前所認識的皇帝麼?倒像是換了一個人似的。”

坐在下首的太師府長史劉艾聞言回道:“這是好事,如今天下紛『亂』,正需要一個聰慧有為的明主,國家如此,再加上有太師的輔佐,天下何愁不定?”

主簿田景接話道:“太師英睿明鑑,陛下是明主又如何,哪怕是庸碌之輩,太師亦能匡扶天下。”

劉艾心裡不悅,反駁道:“田主簿何出此言,當年大將軍霍氏輔佐昭帝,主明臣賢,才得中興之世。田主簿對國家言語輕視,實在不是人臣所為。”

田景冷笑道:“昭帝垂拱十三年,可有一詔一策出自宮中?所謂中興,無非是大將軍霍氏賢能剛正,昭帝不過坐享其成,何謂明也。”

劉艾正欲反駁,卻被董卓適時打斷,他雙眼盯著劉艾,突然說起了別的事情:“老夫記得劉長史也是漢室宗親,不知出自哪一系?”

董卓威權盛重,劉艾不敢繼續爭辯,拱手答道:“勞太師掛記,艾祖上出自河間獻王。”

劉艾是河內人,少有才名,舉孝廉,遷陝令。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私招董卓進京,董卓路過陝縣,屯駐澠池,與劉艾有數面之緣。

後來董卓擅專,大肆提拔親近,微末之官,但凡與其相善,皆得升遷,劉艾也因此被收入太師幕中,得為長史。主簿、長史都是太師董卓手下親信幕僚,論在董卓心中的地位,甚至比王允還要高。

但劉艾自矜漢室後裔,見董卓殘虐士人百姓,荼毒河南,劉艾那顆從陝縣帶來的要輔弼董卓匡扶天下的熱血逐漸冷卻,漸漸有了掛冠離去之心。所幸有人用大義勸住了他,這人便是王允,自此之後,劉艾便時常與王允私下交流,商議誅董大計。

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回覆,董卓眼中失望轉瞬即逝,但這難不倒他,很快,他又想到了新的說辭:“巧了,長沙定王與河間獻王,都是孝景皇帝的後人。”

這句話就很有意思了。

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光武皇帝的先祖就是長沙定王,董卓突然拿同出漢景帝一脈的河間獻王與長沙定王相提並論,用意已經很明顯了。

劉艾大為震驚,沒料到董卓如今位居人臣之極,竟還想著廢立?自少帝被鴆死之後,今上便是孝靈皇帝唯一的子嗣,董卓還想立誰?又有誰堪稱正統?

劉艾不敢回這個話,索『性』裝傻充愣;“自高祖建國,世祖中興以來,天下劉姓宗親不知凡幾,光武皇帝這樣的雄才更是世間少有,即使同出一脈,也不是誰都能比擬光武的。”

董卓碰了個軟釘子,又瞥見一旁田景臉上揶揄之『色』一閃而過,臉上掛不住,又不忍呵斥。他頓時沒了談興,起身擺袖,作勢欲走:“這天太熱了,老夫去後頭乘涼,二位都歇著去吧!”

二人趕緊起身相送,然後分頭離開。

在太師府的一處偏室裡,主簿田景看著眼前蓬頭垢面的道人,忍住叫人把他扔出去的衝動,沉著聲音說道:“讓你做的事,你做得怎麼樣了?”

那道人又老又瘦,如果脫下道家冠服,更像是一個鄉野老農,只見他掏出一塊白布,上書一個“呂”字,對田景說道:“小人按照吩咐,揹著這塊布在市集高歌,‘布乎布乎’,以及編排童謠‘千里草,何青青’,教會長安孩童傳唱,連著三日都是如此。但昨天京兆尹說是奉旨捉拿散播留言者,我不敢繼續逗留,這才躲了起來。”

目錄
死而復生做島主食戟:這個世界有些怪抗戰:擁兵百萬,你叫我師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