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丨雨夜新生(第2/3 頁)
什麼。
眾人剛一出去,劉協便凝聲問道:“太師安在?”
“太師尚在郿塢,返程車馬為風雨所阻,要明日才到。”
劉協這時沒了聲響,好半天才斟酌道:“王司徒與他人私下謀劃的大事,難道就不打算告訴我麼?”
王允悚然一驚,下意識的反駁道:“陛下何出此言!”
劉協沒想到王允反應會這麼大,還未有所發話,卻被王允接下來的話給鎮住了。
“陛下近日可是聽了旁人的閒言譖語?臣與太師忠心為國,陛下可別聽信了旁人的離間之計!”王允厲聲說道,言語裡哪有一絲恭敬的意味?
劉協心裡有些不悅,沒想到自己穿越來第一個信任的臣子會這麼不把他當回事,忍著脾氣與王允好生說了些話,卻無不遭到王允的否認。甚至劉協迂迴問到朝中政事,王允也梗著脖子說劉協年紀尚小,還不宜過問為由拒絕回答。
本以為王允在歷史上好歹有個忠心的名聲,劉協還想著依靠、扶植王允,為自己掌握朝堂,平定天下提供便利。沒想到王允不知是出於私心還是別的,對劉協的暗示如臨大敵,這讓劉協百般惱火,最後再也談不下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既如此,司徒且好自為之!”
面對劉協話語中隱隱帶著的威脅,王允不以為然,回道:“還請陛下好生修養,朝政之事,有太師與臣等,大可放心無虞。”
他站了會,確定不會再有問話了,這才甩袖走了出去。
在殿門外的侍中楊琦見王允匆匆出殿,趕緊前去相送。
此時風雨停歇,晨光熹微,王允站在原地,隨意打量著面前籠罩在晨光裡的路寢殿,緩緩說道:“你久侍陛前,可有發覺國家今日與往常有何異樣?”
“適才琦去太醫署尋脂習,未曾見到司徒與國家詔對。”楊琦有些疑『惑』,看了眼神情冷漠的王允,小心問道:“不知司徒以為,國家與平日何處不一樣?”
王允想起了剛才那一番問對,隱隱發現劉協彷彿已經覺察了什麼,不然無緣無故,說起這些做什麼?
“司徒或許是錯意了,國家一貫寬己待人,若是……”
“老夫沒有這個意思。”王允破天荒的笑了,正欲說些什麼,卻又搖了搖頭;“是老夫多慮了,侍中且在此照顧國家,老夫先去尚書檯,這裡就有勞了。”
看著王允離開的背影,楊琦微微嘆了口氣,尚書楊瓚與他同出弘農楊氏,幾人早已與王允謀劃,要在劉協病癒,詔群臣入殿慶賀的時候刺殺董卓。事關緊要,多拖一天就會多一分變數,所以王允才會表現的慎之又慎,甚至有些草木皆兵。
楊琦站了一會,覺得王允離去時有些反常,想了想,又回道了宣室殿。
宣室殿,劉協披著衣袍,正坐在床榻上喝『藥』,侍中馬宇,太醫令脂習等人在侍立在一旁,若干中黃門都退在門外,低著頭,大氣也不敢出。自袁紹殺盡洛陽群宦之後,宦官便一蹶不振,許多宦職均由士人擔任,中黃門只能承擔打掃等奴僕之事,士人警惕前車之鑑,從不讓劉協與宦官單獨相處。
“楊公來了?”劉協放下空空的『藥』碗,用素絹擦拭了嘴唇餘留的『藥』汁,殷勤的招呼道:“快請近前來,我這孱弱之軀,這幾天倒是勞煩侍中了。”
楊琦看向左右,捉『摸』不清劉協這突如其來的優待,竟不敢近前去。眾人見狀,知道劉協行為親密,定有私語,於是紛紛告退。劉協也不挽留,擺手讓小黃門也一齊跟著退出去了。
“楊公遲不敢坐,莫非是吾榻側藏有虎豹?”
“臣謝陛下。”楊琦猶疑片刻,終還是坐下了,劉協離他如此之近,不過一臂的距離。這是皇帝對臣子的寵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