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薦杜預老將獻新謀 降孫皓三分歸一統(第4/108 頁)
於是命令張悌帶領軍隊出發。國王皓則返回後宮,面帶憂色。他的寵臣,中常侍岑昏,察覺到了國王的憂慮,便詢問原因。國王皓嘆息道:“晉國的軍隊已經大舉進攻,我們的軍隊已經在各個方向迎戰。然而,王濬率領的數萬軍隊,裝備精良的戰艦,順流而下,勢頭兇猛,這讓我感到非常擔憂。”岑昏聽後,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他說:“我有一計,可以讓王濬的戰艦都變成碎片。”國王皓聽後大喜,急忙詢問他的計策。岑昏回答說:“江南地區鐵礦資源豐富,我們可以打造上百條連環索,每條長達數百丈,每環重二三十斤。在沿江的關鍵位置,我們將這些連環索橫截江面。同時,我們還可以製造數萬支鐵錐,每支長丈餘,放入水中。當晉國的戰艦乘風而來,碰到這些鐵錐,必定會被擊破,他們又如何能夠渡江呢?”國王皓聽後大為滿意,立即下令調動工匠,連夜在江邊製造鐵索和鐵錐,準備就緒。此時,晉國的都督杜預已經率領軍隊從江陵出發。他命令牙將周旨帶領八百名水手,乘坐小舟秘密渡過長江,夜襲樂鄉。他們在山林之處設立了許多旌旗,白天放炮擂鼓,夜晚則各處舉火。周旨領命後,帶領眾人渡江,埋伏在巴山。第二天,杜預率領大軍水陸並進。前哨報告說,吳國國王派遣伍延走陸路,陸景走水路,孫歆擔任先鋒,三路軍隊前來迎戰。杜預率領軍隊前進,孫歆的船隊率先到達。兩軍初次交鋒,杜預便故意後退。孫歆率領軍隊上岸追擊,不到二十里,突然一聲炮響,四面八方的晉軍如潮水般湧來。吳軍急忙回撤,杜預乘勢掩殺,吳軍死傷無數。孫歆逃到城邊時,發現周旨的八百名士兵已經混入城中,並在城上舉火。孫歆大驚失色,喊道:“北方的軍隊竟然飛渡長江!”他急忙想要撤退時,被周旨大喝一聲,斬於馬下。陸景在船上看到江南岸上一片火海,巴山上飄出一面大旗,上面寫著“晉鎮南大將軍杜預”。他大驚失色,想要上岸逃命,卻被晉將張尚馬刀斬之。伍延看到各路軍隊都敗退了,於是棄城而逃,卻被伏兵捉住,綁著去見杜預。杜預冷冷地說:“留你無用!”命令武士將他斬首。於是江陵城被晉軍佔領。隨後,沅、湘一帶直到廣州的各郡守令都望風而降。杜預命令手下帶著節杖前去安撫百姓,秋毫無犯。接著,他率領軍隊進攻武昌,武昌也投降了。杜預的軍隊聲威赫赫,他召集了所有的將領,共同探討攻取建業的策略。胡奮提出:“長久的敵人,難以一蹴而就。現在春水氾濫,難以久留。我們可以等到明年春天,再發動大規模的進攻。”然而,杜預卻有不同的看法:“昔日樂毅在濟西一戰,便吞併了強大的齊國。如今我們的軍隊聲威浩蕩,如同破竹之勢,一旦攻入,便會勢如破竹,無人能擋。”因此,他迅速發出命令,召集所有的將領,一同進軍,誓要攻下建業。此時,龍驤將軍王濬率領水軍順流而下。前哨報告說:“吳軍在江邊設定了鐵索攔截,還在水中放置了鐵錐作為防禦。”王濬聽後大笑,他命人制造了數十個巨大的木筏,上面綁著草人,穿著鎧甲,手持武器,然後順水放下。吳軍看到後,誤以為是真人,嚇得紛紛逃跑。鐵錐紮在木筏上,王濬命人全部帶走。他還在木筏上放置了巨大的火炬,長十餘丈,大十餘圍,用麻油灌滿。一旦遇到鐵索,就點燃火炬燒斷它,不一會兒,所有的鐵索都被燒斷。兩路大軍從大江而來,所到之處,無不勝利。東吳的丞相張悌得知晉軍來犯,他命令左將軍沈瑩、右將軍諸葛靚前來迎戰。沈瑩對諸葛靚說:“上游的軍隊沒有做好防備,我預料晉軍一定會來這裡,我們應該盡力抵抗。如果我們能僥倖獲勝,江南就能安定。如果渡江迎戰失敗,那麼大事就完了。”諸葛靚表示同意。然而,話還沒說完,就有人報告說晉軍已經順流而下,勢不可擋。兩人大驚,急忙去見張悌商議。諸葛靚對張悌說:“東吳危在旦夕,我們何不逃走?”張悌流淚說:“東吳即將滅亡,這是明智和愚蠢的人都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