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髮賺曹休(第2/4 頁)
接受懲罰。
劉禪收到表文後,雖然對孔明的自責感到驚訝,但在費禕的勸說下,他接受了孔明的自貶,將孔明降為右將軍,但仍讓他行使丞相的職責。
孔明接受貶職後,並未因此氣餒。他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仍然盡心盡力地治理軍隊,為蜀漢的未來做準備。他對費禕的祝賀表示了感謝,但對自己的失敗表示了深深的遺憾。他強調,失去街亭的失敗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即使得到了姜維,也無法彌補這一損失。
當費禕問及他是否會再次北伐時,孔明表示,他將會反思過去的錯誤,調整策略,為未來的戰爭做好準備。他堅信,只有透過不斷的改進和學習,才能最終戰勝敵人。
在漢中,孔明以民為本,他珍視每一名士兵的生命,鼓勵他們勤奮訓練,提高他們的戰鬥力。同時,他也積極製造攻城器械,儲備糧草,為未來的戰爭做好充分的準備。他的這些行動,贏得了士兵們的深深敬愛,也讓蜀漢的未來充滿了希望。
在戰略部署的緊張氛圍中,細作從洛陽帶來了緊急情報。魏主曹睿召集了智囊團的核心人物司馬懿,共同探討如何應對蜀漢的潛在威脅。司馬懿審慎地分析道:“目前蜀漢並未展現出明顯的攻勢,天道亢炎,他們可能會選擇按兵不動。如果我們深入敵境,他們可能會憑藉地形優勢,使我們陷入困境。”
曹睿眉頭緊鎖,擔憂地問:“那如果他們再次發動攻擊,我們該如何應對?”司馬懿成竹在胸,回答道:“我已經有了對策。諸葛亮可能會效仿韓信的陳倉之計,但我已經選定了一個人,他身高九尺,猿臂善射,謀略過人,足以應對諸葛亮的任何計策。”
曹睿好奇地問:“此人是誰?”司馬懿回答:“他是太原人郝昭,現為雜號將軍,鎮守河西。”曹睿聽後大為放心,立刻任命郝昭為鎮西將軍,負責守衛陳倉道口。
與此同時,揚州司馬大都督曹休也傳來了好訊息。他報告說,東吳的鄱陽太守周魴願意歸降,並提供了七項機密建議,聲稱這是擊敗東吳的絕佳機會。曹睿與司馬懿一同審閱了這些建議,司馬懿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他願意親自率軍助戰。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認同這一看法。建威將軍賈逵站出來提醒道:“吳人的言辭反覆無常,不可輕信。周魴是智謀之士,不太可能輕易投降,這很可能是誘敵之計。”儘管有人提出異議,但曹睿仍決定採納司馬懿的建議,命他與賈逵一同協助曹休。
於是,曹休率領大軍直取皖城;賈逵則帶領前將軍滿寵、東莞太守胡質直取陽城,向東關進發;司馬懿則親自率軍直取江陵。
在武昌東關,吳主孫權召集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他手中握著周魴的密表,臉上露出深思的表情。顧雍進言道:“此等重任非陸伯言莫屬。”孫權聽後大喜,立刻召見陸遜,封他為輔國大將軍、平北都元帥,統領御林大兵,攝行王事。他授予陸遜白旄黃鉞,文武百官皆聽從他的約束。孫權親自為陸遜執鞭送行,表現出對他的極高信任和期待。
陸遜領命後,保舉了兩人擔任左右都督,分兵迎擊三路魏軍。一場關乎天下格局的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孫權詢問何人可為輔佐,陸遜推薦奮威將軍朱桓和綏南將軍全琮。孫權採納其建議,任命朱桓為左都督,全琮為右都督。陸遜則親自統領江南八十一州及荊湖七十餘萬大軍,朱桓與全琮分別在其左右,形成三路進兵之勢。
朱桓向陸遜獻策,主張利用周魴的誘敵之計,在曹休深入重地時發動攻擊,可一舉擒獲曹休,進而奪取壽春,窺視許昌、洛陽。然而,陸遜認為此策並非上佳之選,他自有妙計。朱桓雖感不滿,但仍服從命令。
陸遜命令諸葛瑾等人駐守江陵,以抵禦司馬懿的進攻。同時,他也對全軍進行了周密的調撥和部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