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第3/3 頁)
,卻被傅僉的鐵簡精準地擊中面門,頓時眼珠迸出,從馬背上跌落,斃命當場。與此同時,王真也被蜀軍亂槍刺死。姜維藉此機會,果斷地指揮部隊發起猛烈的進攻。司馬望面對強大的攻勢,無奈放棄了營寨,率領部隊退入城中,緊閉城門進行防守。姜維下令部隊暫時休整,以恢復體力,為次日的攻城戰做好準備。次日清晨,蜀軍士氣高昂,一鼓作氣地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將城下圍得密不透風。火箭、火炮不斷地射入城中,點燃了城上的草屋,引發了魏軍的混亂。姜維又命令士兵將乾柴堆放在城下,放火焚燒,熊熊烈火直逼城樓,使得魏兵在城內驚恐萬分,哭聲遍野。然而,在攻城的關鍵時刻,突然背後傳來震天的喊殺聲。姜維立即調轉馬頭檢視,只見魏軍旌旗招展,浩浩蕩蕩地殺了過來。姜維迅速調整戰術,命令後隊變前隊,自己則親自站在門旗下迎戰。此時,魏軍陣中衝出一位年輕將領,他全副武裝,英俊瀟灑,大聲喝問:“你們認識鄧將軍嗎?”姜維心中一緊:“此人必是鄧艾!”二人隨即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鬥了三四十回合仍不分勝負。鄧艾槍法精妙絕倫,姜維心中暗自警惕:“若不用巧計,恐難以取勝。”於是他撥馬佯裝敗退,引誘鄧艾追擊。待鄧艾追近時,姜維突然取出雕弓羽箭射去。鄧艾眼疾手快,及時躲過一劫。然而,當他追近時,姜維已是一槍刺來。鄧艾巧妙地避過一劫,但姜維卻陷入了圍攻的險境。他被迫丟棄了手中的武器,朝著自己的陣營倉皇逃跑。他心中充滿了遺憾和無奈,回望著遠去的戰場,不禁感嘆:“可惜!可惜!”然而,姜維並未放棄,他重新調轉馬頭,準備追擊。當他追至陣地前時,一位手持大刀的將領突然出現,擋住了他的去路。那將領厲聲喝道:“姜維匹夫,休要追趕我兒!鄧艾在此!”姜維頓時大驚失色,原來這位小將正是鄧艾的兒子鄧忠。他深知此時並非交戰良機,於是為了儲存實力,姜維選擇了暫時撤退。他朝鄧艾的方向一指,朗聲道:“今日得遇鄧氏父子,真乃幸事。我提議雙方罷兵,待來日再戰。”鄧艾亦洞察戰場不利,順水推舟接受了姜維的提議。於是,兩軍各自退守。鄧艾在渭水之濱紮下營寨,而姜維則選擇在兩山夾縫間安營。鄧艾在瞭解蜀軍地理優勢後,致信司馬望,建議他們採取守勢,靜候關中援軍。他認為,只要蜀軍糧食耗竭,三面圍攻之下,定能克敵制勝。與此同時,姜維亦不甘示弱,屢次向鄧艾發出戰書,欲與其對決。然而,鄧艾均以身體不適為由,迴避交鋒。姜維屢次挑戰不成,心中焦急。傅僉見狀,提醒姜維要警惕鄧艾的計策。姜維亦認為鄧艾在等待關中援軍,意圖三面夾擊。於是,他決定向東吳孫綝求援,欲聯手共擊鄧艾。然而,就在此時,探馬來報,司馬昭已攻陷壽春,誅殺諸葛誕,東吳亦投降。司馬昭班師回洛陽後,便打算領兵救援長城。姜維聞訊大驚:“此次伐魏之計又成泡影!”失望與無奈交織於心。在這困局之中,他不得不思考如何撤軍。此時,姜維與鄧艾的較量仍未落幕。雙方均為了最後的勝利籌謀。姜維面臨重重困境與挑戰,卻並未放棄。他深知自己的使命與責任,誓要尋找破局之策。鄧艾亦不甘示弱,以智勇抵擋姜維的攻勢。在等待援軍的同時,亦思索如何應對姜維的反擊。這場較量究竟將如何落幕?姜維與鄧艾誰能笑到最後?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