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 第008章 急行故關見田單(第1/2 頁)
打贏這場戰爭的理由似乎又多了一個。
生在紅旗下,長在新時代的趙括,何曾見過如此悽慘之場景。
震驚、憤怒、不解與恐懼一齊襲上心頭,直至此時,趙括似乎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在一個怎樣的時代——那是禮崩樂壞的戰國,視人命如草芥的戰國,一個比誰的下限更低、誰更無恥誰就能贏的時代。
從何時起,卑鄙成了卑鄙者的通行證,而高尚只能成為高尚者的墓誌銘?
是張儀的無恥?秦王的無信?還是秦國的無所不用其極?
華夏者,服章之美為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
華夏大地,本不該是這樣的。
即便達不到“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的大同世界,也該是“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的所謂小康社會。
唯獨不該是這人吃人般的世界。
打贏這場戰爭,讓儘可能多的趙軍儘快歸家,讓這道邊少些餓殍。成了趙括腦海中的一道執念。而隨著這道執念的形成,一個對戰的藍圖也慢慢在趙括心中形成。
“傳令!”趙括對著一旁的行軍司馬說道。
“在!”許歷立即勒住馬頭答道。
“傳令大軍:見白骨者,皆就地掩埋,立碑曰:趙國之無名氏,沒於長平久戰。”趙括指著路邊的皚皚白骨,冷著臉緩緩下令道。
“是!”許歷立即答應道。
埋骨立碑,既是對這些枉死的百姓的聊勝於無的尊重與慰藉,更是趙括提升大軍士氣的手段。
沒有什麼比親自將白骨埋葬更能令人記憶深刻了,而簡簡單單的碑文更是在向全軍將士們宣貫著此行的意義——止長平之戰,為了身後的父老姐妹。
果然,輪流埋葬白骨的軍士雖然在埋骨立碑之時面色慼慼,甚至有多抱怨之語,但漸漸地,悲慼之色被冷峻與凝重所替代,而看向遠方的長平戰場的眼神之中,又多了一分堅毅與決絕。
誰人無父,誰人無子?
為父為子,不使埋骨於荒野。此戰,趙軍必勝!哪怕搭上自己的性命。無數的趙軍士卒在心底默默下定著決心。
自覺或是不自覺的,腳下的步伐也快了幾分。
……
第三日巳時許,連夜趕路的趙括所部便提前抵達故關城下。
“上將軍!”城門口,都平君田單雙手抱拳迎接著趙括的到來。
一個鷂子翻身,趙括和麾下騎兵便已翻身下馬,馬韁一甩,身邊的親兵一把將其接住。
“田老將軍辛苦!”趙括亦雙手抱拳回了一禮道。
“上將軍跋涉辛苦,還請城中休息。”說著話,田單便將趙括往城裡請。
趙括也不客氣,轉過頭對許歷吩咐道:“安頓好諸軍。”
“是!”許歷自然一口答應。
“老將軍!”趙括吩咐完麾下,卻也沒有入城休息的打算,隨即對田單說道:“休息就不必了,老將軍早來兩日,想來已經對百里石防線有所瞭解,本將先行巡城,老將軍且與本將同行。”
“是!”田單點點頭答應著,抬頭看著故人之子,顯然對於其雷厲風行的作風頗為滿意。
城頭之上,田單略略落後趙括半步,並向而行。
故關之中,早已成為一座大的軍營,數以千計的營帳以中央大帳為中心,鱗次櫛比地排列著,期間更有士卒來往巡邏不絕以策安全,軍陣之嚴整,堪稱典範。
許歷所帶的數萬大軍幾乎只需按部就班便可入駐,顯然,這些都是田單田老將軍這兩日的功勞。
“田老將軍,辛苦了。”趙括看著如此嚴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