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思考還是在胡思亂想(第1/5 頁)
首先,我們要理清一個概念:思考與胡思亂想是兩回事。
每天上班之前想著中午要點什麼外賣,下班之後想著晚上要看什麼電視劇。這些不是思考,這些只是生活中的選擇。
那麼,什麼是思考?怎麼給思考下一個定義?
思考,本質上來說是思維的一種探索活動。
人首先需要從外界輸入資訊,而後在腦中進行思考加工,最後輸出更有利於事物發展方向的結果或決策。
這就是思考的過程。
因此,我們可以從這個過程出發,去探索和提升我們思考的效率。
01
正確認識資訊輸入
想要提升我們在資訊輸入階段的能力,首先我們要注意3個點,下面我們挨個介紹。
1)判斷優質資訊與無用資訊
這是一個資訊內爆與過載的時代,我們每一天都在接受海量的資訊輸入。
短影片和圖文各種轟炸我們的大腦。
但是這些都是無用的資訊。
網際網路上以傳播為目的的資訊,基本上都可以被稱之為無用資訊。
因為在傳播過程中,資訊就基本上逃脫不了短平快的設計邏輯。
比如能吸引你點進去的短影片和新聞,一定是短小精悍,3秒之內抓住你的注意力。
為了完成傳播效果,內容必然會經過層層設計: 哪個地方埋梗,哪個地方加入音效,都要計算好。
這些都只為一個目的:吸取使用者的注意力。
所以,這種資訊只以刺激使用者新鮮感為賣點,實在不能被稱之為優質資訊。
真正的優質資訊,最好從書本或電子書裡獲得。
雖然書也分好書壞書,但是書籍一般會經過層層把關,裡面的資訊會經過作者的縝密思考與推理判斷,而且編輯也會對內容質量進行把關。
透過獲取這些加工過的已經出版的知識,可以讓我們快速地成長。我把這些資訊稱之為優質資訊。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2)加大優質資訊的輸入力度
問一個問題:你覺得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候,什麼是影響決策最重要的因素呢?
是判斷能力?是思考能力?
都不是,其實最重要的因素是:我們是不是有足夠多的選擇。
如果沒有足夠多的選擇樣本,那麼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候,其實是建立在狹隘的基礎上的。
比如高考填志願要選擇哪個專業,我們最重要的,其實是弄清楚,怎麼擴充套件我們對更多專業的正確認知。
我們需要了解土木專業的未來就業前景,需要了解網際網路相關專業的具體方向,需要了解社會學未來是否能找到工作……
做決策的核心,是你需要有足夠多的選擇,否則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我很喜歡的自媒體從業者粥左羅老師在他的文章裡分享過自己買房的經歷:
在決定要買房的時候,粥左羅參考了身邊很多人的建議,但是問了一圈下來,還是覺得自己掌握的房源資訊太少了,而且沒有足夠的價格談判技巧,不知道其他的注意事項。
於是粥左羅選擇在網上找講買房的大V做的社群,判斷靠譜的,都付費加入。
然後每個社群,每天花固定時間,讀一下他們的精華分享和問答。
很多身邊的朋友,這輩子就買過那一次,自己也沒研究過很多,買好買壞運氣成分也有不少。
而這些高手,每年踩盤幾百套,每年幫助很多人買房成功,他們的知識、資訊、經驗、判斷的可信度是非常高的。
因此關於北京各大小區的房源資訊,如何砍價,技巧和注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