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這次怎麼改畫受害人畫像了?(第1/2 頁)
這次的案件,來自海城警方。
與以往的案件不同的是,這並不是一個積案。
而是前不久剛發生的案子。
起因是有一個釣魚佬,夜釣的時候發現了河裡飄著的一個行李箱。
而且他還隱隱聞到了行李箱內散發出來的臭味。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釣魚佬把行李箱拖上了岸。
開啟,報警。
因為行李箱裡是一具被肢解了的屍體。
當時釣魚佬嚇得不輕,忍著害怕報了警。
等警察趕到之後,他跟警察說了發現屍體的過程。
釣魚佬回家後把這件事發在了網上。
因為案件性質極其惡劣,從而在網上引發了大量的討論。
【媽呀!這也太殘忍了吧!這得是有多大仇?】
【這個釣魚佬以後不會不敢釣魚了吧?這要是我真的要被嚇死。】
【誰說不是啊!大半夜的去釣魚,結果魚沒釣到釣來了屍體。】
【釣魚佬除了魚,啥都能釣到。】
警方這邊將屍體進行了拼接。
這個行李箱裡,就是全部的屍塊,屬於一個身材矮小的女人。
但是屍體的面部特徵損毀特別嚴重,即使法醫已經將屍體拼合起來,依然無法確認死者資訊。
警方釋出了認屍公告,在轄區內展開了詳細的排查,但一無所獲。
這具屍體的頭,幾乎只剩下了骨頭。
於是警方想到了蘇明。
他興許會有辦法。
蘇明在和警方溝通時,心生不忍。
這種案件不管在什麼時候,都算得上惡劣了。
這具屍體被損壞得如此嚴重,這是得有多大的仇?
警方根據死者頭骨復原出了死者基本畫像,但是並不能確保特徵一致。
畢竟復原的畫像只要能有一點相似之處就很難得了。
根據復原畫像,警方排查了很久,但是都沒有死者的資訊。
這位受害人就好像是世界上憑空多出來的一個人一樣。
案件陷入了膠著之中。
而社會上的輿論也發酵得越來越嚴重。
大家都在猜測,這位死者生前的故事。
以及她和犯罪嫌疑人之間又會有怎樣的故事。
這種高熱度的輿論讓海城警方壓力倍增。
而且,這樣對死者並不尊重。
不管這個故事是怎樣的,受害人已經去世。
而且死狀如此悽慘。
那麼大家的各種猜測只不過是對她的再一次傷害。
於是,海城警方找到了蘇明。
聽完描述的蘇明感覺心裡十分難受。
這樣悲慘的案件,並不多見。
而死者在死後遭遇的一系列猜測,對她而言更是無妄之災。
對於蘇明來說,他覺得死者其實和自己有些像。
在原世界中,蘇明也是一個很邊緣的人物。
他沒有親戚,沒有朋友,也沒有工作。
能夠維持正常的生活已實屬不易。
如果那個時候他發生了意外,估計也不會有人知道。
這位受害者更是如此。
從屍體的腐爛程度來看,她遇害已經有一段時日了。
可是沒有人報告有失蹤資訊。
認屍通告也發出來很久了,依然沒有人來警局認屍。
如果不是這個釣魚佬大半夜去夜釣,而且選擇了一個比較偏僻的地方。
估計這個受害人的屍體都不會被發現。
從這種情況來看,這位受害人很可能只和犯罪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