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古塘街(第1/2 頁)
商量了許久,我和王浩楠他們才定好去古塘街的日期。
不知道什麼原因,當那天我睜開雙眼迷迷糊糊地從被窩裡伸出手把床頭的手機拿過來,點亮螢幕,竟然已經八點了。
我劃開手機的訊息介面,一條條全是未接來電。
我說了一句髒話,掀開被子以最快的速度一層層穿好衣服,一邊洗漱一邊還得在qq群上向他們說明我的情況。
就因為我晚起床,所以何天寧都坐上地鐵了我才跑出小區去外面的早餐店買包子,還得在步行途中吃完我的早飯。畢竟不在公交系統裡吃東西是每個文明市民應該做的。
這次批評我最起勁的莫過於王璐,她不斷抱怨自己在我家樓下等了我很長時間還打了幾個電話催我,硬是要我多請她吃點好吃的。我只好無奈地接受,誰叫我起床晚了呢?
當我喘著粗氣跑到古塘街的門樓牌坊時,何天寧正在那裡跺著腳看手機,與此同時我的手機又響了。
我掛了電話,徑直走到他面前,說:
“別撥了,我都到了。”
“你這個懶人終於來了,不是讓你快點來你怎麼還來那麼慢啊,王璐她們都等急死了。”
他一邊說一邊把我往他們吃東西的燒烤店帶。
王浩楠已經吃得滿嘴是油了,劉倩、王璐和朱茵坐在沙發上一臉悠閒地看著我。
“喂,你這傢伙,來這麼晚,總要補償我們點什麼吧,幫我們買單,我和我的姐妹們就原諒你。”
王璐果然“居心叵測”。
一旁的何天寧更是補了一刀,把總價格五十多的單子遞給我說:
“兄弟,報應來的太快,彷彿走的順豐。”
我看看旁邊還在瘋吃的王浩楠,一臉生無可戀,誰叫鄭燁這個“財主”不在我們組呢?
冬天的暖陽灑在古老的青石板街道上,我們順著古塘街一路往下走,尋覓江海市的傳統小吃。
其實江南的小吃還是很多的,畢竟宋代經濟發達,大量的資金在民間流動,用剛學的歷史書裡的話來說,市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而當時的經濟中心正是在長江以南的魚米之鄉,各種有特色的民間食品亦在此時登上歷史舞臺。
不過,小籠、餛飩這類大眾化食品並不是我們此行的目標,我們小組要尋找的是地地道道的本地小吃。
拐過一個街角,王璐扯扯我的袖子,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是一家coco奶茶店。
我白了她一眼:
“眼力挺好,一認就認得出來。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你的臉比開學的時候肥了,因為你的好眼力都用在這種地方了。”
她不以為然地說:
“哪有,明明是欠茶還茶,天經地義好吧。而且,我就算鍛鍊減回來,也不會給你省錢的,放心。”
我只好點一杯她想喝的焦糖奶茶,給我自己則點了一杯蜂蜜柚子茶,相比奶茶,我還是對果茶更感興趣一點。
臨近農曆新年,古塘街仿古建築的屋簷下掛滿了紅燈籠,年味就這樣濃了起來。我們在這樣充滿氛圍的街道又走了一段路,關於本地小吃的探索還是沒有什麼發現。
之前雖然看到過標著“江海特產”字樣的商鋪,但走近一瞧,擺著的無非都是包裝好的雲片糕、桂花糕這樣的大眾化糕點,也沒有現場製作的展示,我們小組只好重新尋找。
不知道王浩楠是不是吃飽喝足有點飄了,他竟然回過頭問我有沒有帶悠悠球,還說自己小學就會玩悠悠球,甚至買過三指手套,現在想給我展示一兩招。
我聽了差點笑得連我自己都不認識:
“誒,儂腦子是伐是瓦特啦(你腦子是不是壞掉了)?我很好奇是誰給你的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