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學堂與三字經(第1/2 頁)
家屬營的整個生活區總算有了名字,是李二所賜,坊牌也是他親手所書。
“平安坊。”
易峰看著掛在營前門樓上的牌子,有些不屑。
這裡又不是長安,哪來的坊市?
要是讓易峰自己取,他肯定會選擇叫渭水河畔。
原本用於開會的兩層樓,現今已經被騰了出來。
隨著上元的結束,平安坊學堂也到了開學的時候。
易崇從城裡聘了兩個西席,聽到月俸八百文,差點爭得打破頭。
大唐不像宋明,雖然讀書人也少,但讀書人的優待卻與武人或百姓無太大區別。
易峰想著學堂前三年只開兩門課,一為經,二為數。
結果讓他為難的是,數學老師太難找了,聽說有數的幾個鑽研數科之人都在國子監。
他本想著打到國子監,跟那幫老傢伙來個比試,輸了就到平安坊學堂就學。
自己輸的可能性應該不大,但他擔心,自己要是贏了,會不會被那幫不要臉的老東西,慫恿著李二將他弄到國子監教書去。
這樣的可能性雖然很小,但不怕一萬不是。
無奈,只得自己關門造。
打算先將速個小學的數學內容寫出來。
知易行難,到寫時,才知道麻煩不斷。
一年級的還好,二年級是哪些內容?
三年級教方程了嗎?
四年級呢?
寫得頭暈眼花,也只是將一年級的寫完。
躺到床上打算好好養養神,突然起身,啪的給自己一巴掌。
“老子有系統啊!”
快速輸入小學數學教材,成套的一至六年級,只有90聲望點。
買!
差點被自己蠢哭。
想到今天兩個老師上的啟蒙課,別說孩子聽得茫然,就連易峰都聽得煩燥。
三字經,只要20聲望點,買!
接下來就簡單了,將自己關在書房裡整整五日,與武媚兩人輪換著寫,總算是完成了第一冊手抄本。
“多少錢?”
“全部印完要七百貫。”
易峰讓阿金拿著數學和三字經兩冊前去印刷,他要求不多,每冊三百本,籠共六百本,且三字經還屬於薄冊。
他心想的價格大概不超過五十貫,現在聽到阿金所說印書作坊的報價,他差點吐血。
怪不得現今讀書人少,書的成本太高了,動輒一冊書就要十貫朝上,如果是名家註釋版,能被炒到百貫以上。
貧家小戶忙碌一年,只夠買幾頁紙。
這讓易峰想起了前世的房地產,努力一年所存的錢,也就夠買兩三個平方。
真想一發狠自己將活字印刷搞出來,但算算自己的時間,當下只能是拿錢買時間了。
“金叔,按照他的報價加一百貫,酒坊現在半開工,很多人閒置,你找幾個人,日夜不離的給我看著,每冊書都不得外洩,印完後將版給我買下來。”
阿金雖不解他之意,但還是點頭,急忙出去開始安排。
易峰當然不會當冤大頭,那就得有人是。
“人之初,性本善……”
看著學堂中的孩子,齊聲朗誦三字經的場面,突然發現七百貫也不算什麼。
數學共印了三冊,因為沒有圖表類,所以比原先的書籍薄了很多,三字經一冊,他給皇宮各送了一冊。
其他的每一份上都標上號,就連先生所拿的書,都不準帶出學堂。
這些學生易峰會有大用,所以他不敢放羊,剛開始的數學由他親自講解。
元月底,他正在上數學課,外間來了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