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4/4 頁)
一死戰的時候,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東鄉貴一,則艱難的糾結著眼前剛剛得到的訊息。他最擔心的事情終究還是發生了,原本應該在撫順附近的三艘明國戰列艦,確實已經追上來了。
而且他們找到了長門號洩露的油跡,沒有浪費半點功夫,就咬住了航速已經近乎於零的負傷的長門號戰列艦。東鄉貴一想要指揮艦隊回頭去掩護長門號,卻不敢下這個決心。
第一是因為他手裡的艦隊是日本一半的戰力,不敢輕易的冒險,與大明帝國決戰。另一個原因是因為,如果要掩護長門號戰列艦,那他的艦隊航速上的優勢就要被限制,那等於說是捆上了手腳和敵人戰鬥,簡直和自殺沒有分別。
35三年之約
日本海軍之所以敢在大明帝國水師的面前挑釁,最大的依仗就是日本海軍兩艘新服役的戰列艦在火炮的口徑上還有動力系統上,擁有一定的優勢。最讓日本人倚重的優勢,其實就是艦隊的整體航速方面,長門和陸奧號兩艘戰列艦,能夠壓倒華夏的各型山級戰列艦。
可是如果航速降低,低到不如大明帝國的戰列艦,那日本海軍剩下的優勢,可就不多了。畢竟大明水師的戰列艦在實戰經驗還有操控火炮上,對日本海軍是有優勢的。
讓東鄉貴一將軍放棄自己的優勢,然後與明軍水師決戰,他實在是下不了決心——明國水師可以容忍失敗,甚至是容忍很大的失敗,可他的海軍卻無法承受任何損失,哪怕是一次沉沒兩艘戰列艦,都會讓國內哀聲一片。
這種情況下,東鄉貴一實在不敢將自己的艦隊至於險境,於是他咬了咬牙,放棄了回援長門號戰列艦的打算:“讓驅逐艦將大田將軍接回來……開啟通海伐,自沉長門號戰列艦!”
這段命令東鄉貴一是用極其沉重的語調下達的,然後他就返回了自己的艙室。而隨後他得到的訊息是,大田名彌將軍自盡在了長門號戰列艦上,不過他確實執行了東鄉貴一的命令,讓日本寶貴的海員隨驅逐艦逃回了日本本土。
等到大明水師的戰列艦趕到的時候,長門號戰列艦就只剩下上層建築物還露在海面上了,所以在看到日本人自沉了自己負傷的戰列艦之後,張如德也不得不率領艦隊返航,將這場海戰的結局向著有利於大明的方向拉了拉。
……
“北海水師急電,北海水師急電……武夷山號戰列艦,在與日本海軍的遭遇戰中,沉沒了……日本大使館剛剛送來國書,對我大明帝國宣戰了。”一名軍官跑進了京畿地區的指揮部,對著裡面的一干將領們大聲的彙報道。
整個司令部裡,站著的可都是徹頭徹尾的大人物,有大明帝國兵部侍郎程之信,還有京畿地區的第一集團軍司令,當然還有唐山駐地的新軍司令王珏。這個剛剛畢業的年輕人,算是整個指揮部裡,最年輕的一個人了。
“叛軍現在正從奉天南下……猛攻遼中。”一名參謀用教鞭指著沙盤,對所有的將領們介紹了最新的戰況:“遼中守軍情況也不太好,彈盡糧絕已經投降。”
“叛軍的主力是騎兵部隊,所以奉天城附近被撕開的口子,給了這些騎兵太大的機動空間。這些叛軍拿下了遼中之後,正在沿河推進,直撲臺安……”這名參謀將代表叛軍的旗幟,推到了臺安附近,苦著臉說道。
王珏看著沙盤上的那面旗幟,並沒有急著開口說話,他知道現在的情況非常不妙了。一旦臺安失守,那麼盤錦也就告急了,一旦盤錦守不住,那麼整個遼東半島就成了孤懸海外的飛地,整個遼東局勢就沉底崩盤了。
可是臺安怎麼守?奉天守軍崩潰,一路上被叛軍追殺,現在已經十不存一。少數人已經潰敗到了錦州附近,還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