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各方異動(第1/2 頁)
“這就走了...”
已經在朝堂掀起一場偌大風波,如今才漸漸平息的李林甫,此時的雙目猶還夾帶著血絲。
這明顯是休息不好造成的結果,但對他而言這樣的狀態,顯然也是甘之如飴。
只不過周清都就這麼離開了長安城,確實是讓他有些意外。
按照常理來說,如今的長安朝廷可是處處都空缺,只要稍微使勁就可以在朝堂上安排一批屬於自己的勢力,可是周清都卻沒有這麼做,甚至還把壽王府的許多人都安排去了醴泉。
名義上是為了儘早完婚,帶著僕從等人去醴泉做準備。
可是明眼人都知道,這是為了在避嫌,不在朝堂之中留下太多的力量。
“看來陛下果然還是忌憚了...”
並非原本歷史上的時期,李林甫與壽王的聯手,已經太過強勢,自然就會引起忌憚。
若是這個時刻壽王府還大肆擴充套件勢力,那麼結果就是兩龍爭鋒!
李隆基不願意如此,李瑁恐怕也不會願意如此,所以對周清都在長安城的所有動作都沒有半點的意見,甚至讓他安排著把壽王府的很多人都撤走了。
既然鼎盛的真龍需要空間和安全感來進行改革,那麼各地方的人手也需要聽話的人去做事。
李瑁就乾脆把自己的人都散入了地方,去進行最基礎的改革,也是給他們一場歷練。
越是將地方治理得好,可以完成李隆基改革意志的,那麼未來的位置必然就會在朝堂之中更高。
而治理地方是一個細緻長久的活計,這樣一來兩邊起碼有了十到二十年的緩衝時間,而十年之後李瑁也不過三十出頭,就算是二十年後也是正春秋鼎盛的時候。
加上與周清都修行的新仙道之路,這麼一段時間後,邁入三階應靈之境,壽個三百問題絕不大。
可以說時間還長得很,就算是李隆基真成就了聖王偉業,也不可能一直佔據著皇位不放。
底下的人可不願意一個千秋萬代的帝皇不走,屆時李瑁上位就是必然的事情,因為新皇登基,一灘死水的格局才會出現變化。
不過這一手,確確實實的延緩了兩龍相爭的格局,至少從這一點來看,周清都並無惡意。
甚至可以說是還暗中提點了李林甫一件事!
一件十分關鍵的事情!
接下來的那位太子,到底會是由誰來接任!?
...
“看來老夫之後在朝堂之中也不會寂寞了...”
想著這次藉著廢太子案,一掃朝堂各大派系,統一了步調以後,便是獨攬相權。
就算是裴耀卿也不得不聽他的安排。
這位和張九齡打了幾年配合的宰相,如今雖不算是孤家寡人,卻也沒有了太多的真正調動各部的能力。
手底下當差的都是他的人,裴耀卿再有本事又能幹些什麼?
正好河西節度使牛仙客也到了該入朝的時候,等他到來再穩個半年,就可以替代張九齡的位置。
屆時二對一,對李林甫來說就更是權勢大增。
只不過這時候,他也意識到了真正一言堂可不會是好事,還得留給一些餘地,不然當今陛下恐怕也會心有不愉。
就算李林甫已經徹徹底底的成為了李隆基這一派系的執行人,可是太過鋒利的刀,也會讓人不安的。
尤其是經歷了前太子三王亂後,當今天子的心思到底有發生多少微妙的變化,就連李林甫也很難說了。
過往的靠內侍的關係來揣摩李隆基聖意的手段,如今已經越發困難。
這也令李林甫這樣的存在越發的謹慎,在控制自己的慾望的同時,也必須暗中擴張自己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