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戰爭打的就是後勤(第1/1 頁)
五萬人的中央軍,作為扶蘇給蒙恬的第一批支援部隊,即將到達蒙恬在上郡的大本營。
在他們身後幾百裡,直道之上,車如流水馬如游龍。
這是來自咸陽的運糧隊伍。秦軍行軍打仗,糧草一般都是在軍隊之後的,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絕對不可能的。
這是扶蘇給蒙恬的第一批物資,之後的還會有源源不斷地物資被運送到上郡的軍營之中。
戰爭打的就是後勤!
為了給蒙恬籌集糧草,扶蘇幾乎已經掏空了太倉了。
太倉,是咸陽儲存糧食的大倉,由六百石的太倉令直接管理。
太倉令直屬直屬內史李信,如今李信就跟在運糧大隊之中。
不知道是處於什麼原因,這位本來在咸陽忙碌的大秦高階官員,跟隨著士卒們一同押送糧草前往了戰爭的前線。
李信少年得志,作戰勇猛,“年少壯勇”,號為飛將。
他在大秦對六國的戰爭中開始展露頭角,是深受始皇帝喜愛的少壯派軍官,更曾經一度統帥二十萬秦軍南下滅楚,可惜鎩羽而歸。
即便如此,李信之後還能領軍參與之後平滅燕齊的戰爭,足見始皇帝當初對他的青睞。
大秦並天下,李信受封隴西侯。
扶蘇繼位之後,李信被任命為九卿之一的治粟內史,掌管著大秦的命脈。
民部主事蕭何跟隨在李信左右。
李信名望重於天下,但待人接物十分和氣。
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辭,也是一位實在人。
對於隨性的這個蕭何,李信十分的滿意。
自從戰事爆發之後,蕭何就被扶蘇派來輔助李信籌備後勤糧草了。
蕭何其人,能幹又勤勉,是天生的刀筆之吏,以來的前途不可限量。
李信看著扶蘇新造的運糧車,不禁嘖嘖稱奇。
車速和載重是判斷車輛效能的最重要的兩個指標。
之前,大秦的糧車裝載量一般為二十五石左右,這是大秦車輛的標椎裝載量,既能夠保障車輛的使用壽命,又能夠保障行進的速度。
部分車輛能夠將裝載量提升到三十四十石,這樣對於速度就會產生影響。
大秦戰事緊急、繼續糧草的時候,一車最多可以裝載五十石,但是一趟下來,車輛就要報廢了。
如今,扶蘇對大秦運糧車的車型進行了改進和創新。
將原來的單轅車改進成了雙轅車,雙轅車可以僅僅使用一頭牛或者一匹馬來牽引,極大的節省了運輸動力,提高了運輸效率。
扶蘇發明雙轅車,在秦匈大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以後逐漸在民間普及,影響了以後幾千年大秦車輛的規制,是大秦交通運輸史上的一件大事。
扶蘇還對車輪進行改造,改進了傳統的四輪車,使其更加具有實用價值。
四輪車是大秦歷史上出現較晚的一個車種,曾長期作為喪葬車使用。
經過扶蘇的改造,四輪車車輛行駛更加平穩,承載的重量更大。
扶蘇改造的雙轅四輪運梁車,常規裝載量達到了驚人的八十石,在不計較車輛損耗的情況下,能夠達到一百石。
之前大秦運梁車,空載日行七十里,滿載日行不過五十里。
而扶蘇改造的運糧車,滿載的情況下,輕輕鬆鬆日行百里。空車狂奔的話,一日可行三百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