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第2/3 頁)
會試開考前的舞弊流言只是誘使齊王把全部心神都放到舞弊上的煙霧彈。
齊王也確實被迷惑到了。
這不是他不聰明,而是任何人在面對科舉考試時,能想到的陷害他人的辦法都是舞弊案。
但真正能讓人上當的計謀總會出人意料,此科會試上出的事情,也確與舞弊無關。
在會試第三場考試中,山東舉子孫恆在墨卷上血書齊王母族趙家欺男霸女、貪汙索賄、僭越無禮等罪名。
這些罪名御史彈劾外戚時經常會用,本是老生常談,無關痛癢之事。
但問題是,孫恆在貢院裡自殺了。
他還在血書上說趙家二爺看中了他侄兒,要納他侄兒為契弟。
但孫家有良田百頃,並非窮苦到願意賣孩子的人家,自然不會答應這樣離譜的要求。
可是趙二爺惱恨孫家拒絕他,便在朝廷修建吳淞江堤壩時買通本地知府,強迫孫家所有兒郎都去服徭役。
待到吳淞江河堤建好後,孫家男丁也都死絕了。
只孫恆人在外地,這才逃過一劫。
後面改名換姓,才有今日沉冤昭雪之機。
會試是國家掄才大典,會試主考官更是乾元帝欽點的心腹。
他當然不會幫齊王把這件事給捂下來,欺騙乾元帝。
齊王也清楚主考官不是他的人,因此並不會幫他。
所以在知道這件事後,他就勃然色變。
他很清楚,這件事一出,就算是會試辦得再好他也得吃瓜落。
除非他能證明這人是別人指使著過來陷害他的,同時還能證明趙二沒幹過這樣的混賬事。
但問題是這姓孫的半個親友都沒有,本人也自殺了,這簡直就是死無對證。
齊王也派人去查到底是誰幫孫恆改換姓名文書的。
但是所有痕跡都被人抹掉了,他們沒有找到半點有用的證據。
除此之外,趙二他是個男女不忌的紈絝種子,更是人人皆知的事。
他能幹出孫恆血書中所描述的事情來並不會讓人感到奇怪。
齊王心想,這樣精巧的手段,不是十二那樣的蠢貨能用得出來的。
所以,是老六那條會咬人的狗嗎?
而在景王府中,六皇子景王正在與九皇子順王對弈。
順王幸災樂禍地道:“六哥,這回老四該焦頭爛額了。”
景王聽到順王的話,落下了一枚黑子:“四哥這次差事辦得不錯,但是有老十與我們裡應外合,四哥他也難逃縛網。”
“我不覺得我是在陷害他。若是他表弟沒做過這種喪盡天良的事,又哪會有我替天行道的機會?至於十二,就只能由你去對付了。”
順王點了點頭:“沒問題,六哥,您放心就是了。左右不過是在父皇跟前兒爭寵,我這個沒有任何威脅的孝順紈絝,不比十二看起來順眼?”
景王聽到這話也笑了起來:“九弟,你若是這樣說,那就太過自謙啦!”
會試乃國家掄才大典,結果卻鬧出了這麼一出事,乾元帝的心情自然不會好。
尤其是那個趙二,居然想要強迫人家好人家的書生做他的契兄弟。
還害得人家家破人亡,真是不為人子!
以乾元帝的判斷力,完全能看出來,這個孫恆可能是其他皇子構陷齊王的手段。
若非如此,孫恆又怎麼會早不冒出來,晚不冒出來,偏偏在齊王署理會試時突然冒了出來?
但乾元帝也能斷定,孫恆血書上陳述的冤情全都是真的。
一來,根據繡衣使者的情報,那個趙二就是這樣的一個混賬。
若非確有其事,他的那些好皇兒怎敢指使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