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佔據諸天優勢的”收復戰役“(第2/3 頁)
法勝任如此艱鉅的工作,僅留下“為這一天的到來,我曾多年反覆、徹底地研究二十多年前的‘護國軍’意外在望興鎮上失敗的主要原因。並且在此的基礎上,提出了許多可行的解決方案。如今……它們都無法在戰場上起到應有的作用了……”
這番意味深長的自我獨白之後,歐陽家的這位“軍事天才”帶著一臉的惋惜與遺憾,轉身從司令部中走出。伴隨著他孤獨的身影的逐漸遠去,帶走了“國防軍”戰勝團結一致的望興鎮的唯一機會與全部好運。
二者在司令部裡的公開不和以及華夏高層們的出面調解,就是促使新型“歐陽雙雄”再一次登上華夏曆史舞臺的機遇!而這一次,他們要比上一次更具多方面的明顯優勢。尤其是《和平互不侵犯協議》簽訂之後二十多年的今天,伴隨著“傳奇鎮長”——李宗盛的突然離世以及望興鎮各方面發展水平的嚴重滯後,使得收復望興鎮、同化望興鎮有望在極短的時間內實現。可謂是,望興鎮重歸華夏國的懷抱,早已是同日而語的存在了!
不過,出於歐陽家正處於進行新政改革前最為關鍵的準備時期,所以在此次收復望興鎮的重大戰役上,歐陽賢罪與歐陽爍是輪流上陣領導的。也就是,“國防軍”的前期領導主要交付給歐陽賢罪本人,歐陽爍主要負責自家本職的工作;“國防軍”的後期領導則轉交給歐陽爍以及多位有戰爭經驗的將帥,歐陽賢罪回到中央與華夏高層們共同負責相關情況的及時應對與幕後指揮的工作。
一番有序且完美的部署下來,只剩下望興鎮及其廣大不可控區域被完全收復的好訊息了!可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場持續了將近半年之久的“收復戰役”,最終的結果卻變為了二十多年前的一種延續。
是的!這場勢在必得的半年出征,得來的依舊是與望興鎮達成的某項和談……
“收復戰役”的前、中期,也就是歐陽賢罪還在獨自領軍的時候,在極為有效的排兵佈陣下,望興鎮的整體早已淪為待人宰割的板上魚肉。在“國防軍”強有力地武裝壓制下,南方的瞭望臺至北方的望興山,就是生活在望興鎮當中的住民們尚可自由活動的最大空間直徑了!
要不是有《和平互不侵犯協議》從中作用以及華夏高層們認為此時和平解決更好而再次下達了招安指令的話,估計“收復戰役”僅在歐陽賢罪領導時期,就可以早早地完美落幕了!
要知道的是,李宗盛離世已有半年之久了,望興鎮各方面核心人物由老渡新的過程,才剛剛走上正規。望興鎮的新任鎮長的人選,還在史家二老與李孝成之間搖擺不定。再加上,那時候正處於夏末秋初,豐水期已過、天朗氣清。天時、地利、人和皆具,收復望興鎮早已不再是難事。因此,出於“敬重李宗盛的英勇而決定放鎮內住民們一條生路”為由,華夏高層們緊急召開了一次足以載入歷史的私下會議。
在戰況對“國防軍”極為有利的前提下,華夏高層們就“望興鎮光復後的諸多問題”展開了細緻入微的討論,並且就在即將落幕的時候達成了多項共識。“招安或破壞中,選擇前者”,就是多項共識中的一項。
為了驗證歐陽爍在軍事方面的指揮才能,同時也是考慮到歐陽賢罪的身體狀況(“國防軍”第一次直接接觸望興鎮邊境時,諸多將領與士兵都出現了大大小小的身體不適。其中,歐陽賢罪的狀況顯得最為嚴重),華夏高層們讓歐陽爍帶著“招安為首要,鎮壓為區域性,破壞為最後”的新指令,迅速奔赴望興鎮南方邊境,代替歐陽賢罪來指揮、部署“收復戰役”中後期的任務與工作。
而歐陽賢罪,也不想歐陽家的新政改革,突然就此停步。於是,在帶著病體來交換軍權的途中,親自獲得了歐陽爍的許可之後,歐陽賢罪暫時性地行使“代理家主·”的職權,繼續推進新政改革實施前的準備工作。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