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高句麗的風雲傳說(第1/5 頁)
箕子,不僅僅是因為自己的賢侄紂王帝辛而大大有名。
箕子,姓子名胥餘。
後裔包含在源於子的那些姓氏中,其中有人姓箕、姓鮮于等。
在中原大地,後裔姓鮮于演變成單姓為鮮氏、於氏、虞氏、輿氏,其中有的在唐朝被賜姓李。
在朝鮮半島,後裔姓箕氏、韓氏、奇氏、鮮于氏,後遷入中原的的朝鮮族也有這些姓。
在日本諸島,後裔姓箕田氏、箕山氏、箕川氏、箕戶氏、箕島氏、箕原氏、箕浦氏、箕尾氏。
做為大商末期的貴族,商紂王的叔父,上上任國王文丁的兒子,上任國王帝乙的弟弟,胥餘當個像太師這樣的高管,也不算什麼大事。
因為老大人給他的封地在箕,所以連帶著人們稱他箕子,就是箕地的子姓爵爺。
他、微子(不是物理學上的那個)、比干(被小說和後世歷代君王誣陷的美女妲己設謀取心肝脾肺腎的那位)三人,史稱“殷末三賢”。
可惜,生不逢時啊,遇上紂王這麼個有抱負、喜歡折騰、業務超強、東征西伐、惹遍聯邦的主,也只會落個無可奈何花落去。
等那位自己的好賢侄被鬧獨立運動的武王姬發砍了腦袋,箕子只好悄悄地隱居山林。
已經開始用史冊和傳說鞭屍紂王的武王,很看好箕子胥餘。
於是,派人招攬這位閒(賢)才。
可是,對於鞭屍狂人和亡國之敵,驕傲的子胥餘那肯屈居?
他偷偷率領族人和遺老遺少,來了個千萬裡大長征。
看看,長征也是有歷史的啊!
不單單阿布會,後世的領袖會,箕子也會。
所以,愛玩長征,咱有傳承!
子胥餘,帶著大家夥兒去哪兒呢?
這五千餘人的大隊伍,竟然一路奔行,在膠洲灣登舟(我滴乖乖,這得多大的船、多少的船),揚帆遠投隔海的族親之地。
某一日,終於登上了彼岸。
因見山明水秀草連天、萬事萬物很新鮮,箕子便隨口曰:
“朝鮮!”
從此,箕子和自己帶領的五千餘人便在那裡定居下來。
周朝的大天子得知訊息後,也沒辦法再追,於是順水推舟,一道聖旨便將朝鮮封給了箕子胥餘,並封他為朝鮮侯。
為顯示親親之誼,特邀請子胥餘回鄉探望。
已經52歲的箕子,在朝見周天子姬發的途中,看到故都殷商廢墟,以詩當哭。
乃作《麥秀歌》:
“麥秀漸漸兮,
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
不與我好兮!”
滄海桑田,世界變遷。
眼看著周亡了,春秋過去了,戰國紛爭了。
戰國七雄中的燕國,也是一個狠角色。
全盛之時,攻取真番、朝鮮,讓它們統統歸屬燕國,置官修堡。
可惜啊,還有比他更狠的,那就是秦國。
後來,就沒有後來了。
秦滅燕,朝鮮就成了孤懸遼東郡以外的邊界國家。
雖然實際上是個縣,但這個縣地盤大啊!
接著,秦的高樓被奸猾之徒劉邦強拆之後,燕王盧綰竟然也想造個反試試當皇帝的滋味。
可惜,他幹不過自己曾經的好兄弟,樊噲和周勃。
於是只好帶著家人和臣子,如衛滿等人,亡命匈奴!
衛滿這人,比較多心眼。
他脫離大部隊,帶千餘黨徒萬里突進朝鮮縣。
左找右攬,衛滿召集戰國時齊、燕亡命之徒竟然成了一支敢戰敢勝的大軍。
這樣,箕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