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章 上(第4/8 頁)
繁多,但這一代出名的便只有兩者,其一是他們隨師父棲雲子修習的內功——武當九陽功,其二便是師叔上陽子擅長的劍法——神霄劍訣。
前者乃是江湖至陽武學,乃是脫胎於九陽神功的無上內功,武當七子每一個修煉的本家內功都是這。
但同時,武當七子各自也都會修習一些別的武學作為輔助,譬如掌法,又譬如劍法,武當大長老上陽子的神霄劍訣晦澀深奧,雖威力無窮但習練難度過高,七人中也只有大師兄苗雲詠學了幾分皮毛。
比起攻守兼備動靜自如的武當九陽功,神霄劍訣頗有種一往無前甚至於只攻不守的凌厲和決絕,這是一門進攻性極強的劍法。
苗雲詠用出這一劍法,側面已經說明了皇甫玉書的實力已經對得起人家放出的狠話,而就在眾人期待著這一場龍爭虎鬥之時,掌教棲雲子的目光卻逐漸變得深邃起來。
所謂武道隨心,對江湖中人而言,有時候只需要看一個人所使用的武功,便能夠大致看出對方的為人。
而棲雲子的道行顯然更深一些,比劍的雙方,看似皇甫玉書處處受制落入下風,實則此人內有乾坤但隱而不發。
劍是兇器,劍法生來便是要殺人的,苗雲詠的神霄劍訣雖有其形但內裡無神,棲雲子太瞭解自己這個弟子了,或許他的天賦在七人中名列前茅,但照本宣科教出來的徒弟,有時候似乎真的將苗雲詠自己給養成了一個無慾無求的方外道士。
殊不知劍法的真意便是殺人,過往百年,武當精才豔豔之輩數不勝數,可神霄劍訣唯有在上陽子手中才名揚江湖,其差別便在於劍本主殺,無論匹夫之劍亦或天子之劍皆是如此,其勢其形統統都是虛妄。
唯有正視劍意主殺之人,才能夠反過來以心抑之,達到劍雖殺而吾不殺的境界,這便是以人御劍,而非淪為劍奴受制於劍招劍法。
顯然苗雲詠沒有達到他師叔那般境界,苗雲詠修煉的本家內功乃是武當九陽功,所以神霄劍訣主殺,他便以堂堂陽剛之氣代替之。
如此做法雖是保留了劍法的鋒芒凌厲,卻也徹底抹去了劍法的深意底蘊,在上陽子手中能夠做到拔劍而驚人神魂,揮劍即毀人道心的神霄劍訣,到了苗雲詠手中也不過就是一招兩招威力大些的揮刺罷了。
但皇甫玉書則不同,這個年紀輕輕的小輩劍招中隱藏著一些讓棲雲子都有些看不透的東西,而變化也就發生在這一瞬間。
苗雲詠連綿不絕的劍招忽然被一劍打斷,皇甫玉書終於出手了,快到不可思議的劍招猶如貼合在一起的影子,一瞬間讓前者慌了神。
“天道三劍!”苗雲詠的表情裡有著藏不住的震驚,皇甫家的絕學他早有耳聞,甚至就連這套劍招的前身——武當太極清靈劍法他也有所涉獵。
但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如此無措,與武當派留存的劍法十分相似,但又在某個關鍵的點位上顯得完全不同,就好像從同一個點發射出的一道光在鏡片的折射下飛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比試到了這裡,苗雲詠其實已經輸了,當對方的劍招超出他的預計範疇之後,他便失去了對局勢的掌控能力。
天道三劍猶如一塊寫滿了華麗辭藻的石頭,劍招的核心是那樣得精妙神奇,如同一篇引人入勝的美文,但承載劍意卻是那稀疏平常的一刺,猶如一塊平平無奇,甚至於過分樸素的石頭。
這差異感極大的違和讓苗雲詠一時間甚至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心亂了,劍法自然也就有了破綻,皇甫玉書快到不可思議的一劍破開了他的防禦。
那不過是簡簡單單的一記直刺,一如他最開始的招數那樣,可劍法之中彷彿隱藏著某種叫他難以理解的深奧秘密,彷彿是一座待發掘的寶藏,讓他移不開眼。
直到皇甫玉書的劍橫在他的肩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