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7.第二百九十七章(第3/5 頁)
裡來是為了什麼。離去前,張若菡特意讓崔舵主派人去找李瑾月和沈綏了,沒想到她們這麼快就趕了來,她心中寬慰許多,略顯緊張的面龐也放鬆了下來。
李瑾月目不斜視,直接走到君席的臺階下方,大劍往身前一杵,雙手交疊扶住劍柄頂部,站定不跪。楊玉環擔憂的目光落在了她後背之上。
沈綏衝張若菡眨了眨眼,又向顰娘和秦憐點了點頭,讓她們放心。
“是誰準你劍履上殿、見朕不跪的?”皇帝緩聲問道,語氣中的寒意使人心驚。
呵呵,馬嵬坡得救時狼狽的模樣,現在倒是半點不見了。到底是君王,在這宮中,才能端出架子來。李瑾月身後,沈綏冷笑。
“陛下恕罪,兒急於覲見陛下,故而禮儀上有所疏漏。”李瑾月口中倒是謙卑,可行動上卻半點也不客氣,依舊扶劍而立,紋絲不動。
皇帝並指指向她,怒聲道:
“逆女,你眼裡還有沒有君父!”
“陛下!”李瑾月音調忽而拔高,蓋過皇帝的聲音,隨即朗聲道:“您是否可以請藏於屏風之後的朋友出來一見。”
“你!”皇帝面色扭曲,青一陣紫一陣。
“鬼鬼祟祟躲藏什麼,還不出來!”李瑾月一聲暴喝,手中大劍立時出鞘,飛擲向皇帝身後那張九折金龍玉鳳金絲嵌大屏風。呼嘯的劍氣從皇帝和華妃頭頂刮過,華妃驚叫出聲,皇帝面色瞬時煞白。
屏風被大劍貫穿,後方躲藏的人立時向兩旁撲出,躲避劍氣。一共撲出來三人,左側兩人,右側一人,李瑾月飛身而起,直接越過皇帝頭頂,去取自己大劍。沈綏則直撲右側那人,藏於大袖中的雪刀凌然出鞘,在對方根本來不及反應之下,刀柄閃電般擊打在對方腋下麻穴之上,封住對方動作。隨即刀鋒一閃,架在了對方脖頸之上。她左手從腰間取下一枚香囊,抽出封囊口的繩子,將對方手腕牢牢綁住,然後提著對方衣領就將他拽到了皇帝身前的殿中央。
“陛下,情況緊急,臣失禮了。”沈綏悠然道,隨即將雪刀收回鞘中,紮在腰間,垂手而立,不再言語。
另一頭,李瑾月也已經拿下那兩人,將他們帶到了殿前跪下。仔細去看,其中一人居然是刑部員外郎劉玉成。另外一人看著面生,卻又有幾分眼熟,這人興許就是那綁走皇帝的歹徒。而沈綏抓到的那個人,所有人都很熟悉,正是失蹤多日的伊胥。
皇帝驚怒交加,已經是周身都在發抖,卻半個字無法言語。華妃縮在一旁瑟瑟發抖,已然是大氣都不敢喘。
“劉玉成……”張若菡有些失神,就連她一時間都沒反應過來,竟會在這裡見到劉玉成。
“唐門中人,他是潛伏得最好的那個。如果我沒猜錯,你的任務,原本是監視內子吧。從江陵之行中你的種種表現,我能發現你對內子有超乎尋常的關注,可卻並非是出於男女之情。”
張若菡眉目緊鎖,腦海裡回憶漸漸清晰,江陵之行,她故意出了個三錦囊的難題,本是想為難沈綏,卻不承想誤打誤撞,牽出了益州大都督府長史李仲遠乃是武氏暗線,以及武惠妃暗害皇甫德儀之子鄂王,皇甫德儀向外求救之事。當時沈綏的推論是,宋璟送信至法門寺,提醒張若菡武惠妃要暗害太子一事。
仔細想來,一切都從劉玉成和張若菡在船隻甲板之上關於懸棺的一場辯論開始。難道說劉玉成是故意要讓張若菡或者沈綏注意到李仲遠?目的是什麼?
很快,她眉頭舒展,想通了其中關節。劉玉成的目的是轉移注意力。因為之前的慈恩怪猿案,千羽門當時已經注意到隱藏在平康坊的假聖女了。只是當時,劉玉成或許並不知道假聖女,也就是千面婆婆,根本並非在幫邪教做事,而只是單純想要引導沈綏破解尹御月分佈在幽州的勢力,釋放白六娘,然後將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