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提前十八年的相遇(第1/2 頁)
夏侯獻從關中出發到今日為止,已經是第十日了。
沒錯,關中通往隴右這條路,並不像他想象中的那樣好走。而且就算人能受得了馬匹也受不了晝夜急行,所以運糧隊走走停停就耽誤了時日。
並且他還忽略了一點,胡人之所以馬力強大,是因為在草原裡有豐富的草場,而在關中平原卻略顯荒蕪。
所以在各種不利的制約下,到現在他們距上邽仍然有至少幾日的路程。
其實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
夏侯獻繞路了。
他在陳倉時就和鄧艾分為了兩隊,他帶著一隊人馬走關隴道,經開縣,然後再南下經清水縣,最終再到上邽。
而鄧艾則是順著渭水一路西進,現已抵達臨渭縣。
他之所以會這麼做,是因為鄧艾提醒他,不管隴右戰事如何,蜀軍必然會想辦法干擾我軍從關中運糧,故而還是把雞蛋分兩個籃子放為好,不至於被一網打盡。
果然,在兩人分別得知隴右軍情後,他們慶幸提前做了這個規劃。
鄧艾在第一時間給夏侯獻送信,說要他抵達清水縣後先別繼續南下,等他的訊息,相機行事。
夏侯獻接受了鄧艾的提議。
此刻,臨渭縣城。
“鄧參軍,下官這裡實在是沒有多餘的糧食了,前些日子郭使君早就把我們這小縣大半年的存糧給搬空了呀。”
臨渭縣長徐方一臉無奈的對鄧艾說道。
鄧艾摩挲著下巴思索了一陣,“那有糧袋嗎?”
徐方有些疑惑,“糧袋?有是有,不知鄧參軍要來何用?”
“我需要至少一百個糧袋,然後只需在糧袋中裝滿沙土即可,哦對了,順便還要借縣裡的糧車一用。”
徐方還是沒弄明白對方到底要做什麼,但對方是安西將軍府的人,他也無權過問太多,於是回道:“下官這就去辦。”
鄧艾拱手施禮:“那就有勞徐縣長了。”
在徐方去著手操辦後,鄧艾挑選了五百軍士,吩咐他們把馬上的肉乾軍糧卸下,然後換用小麻布袋裝,並且每人只帶個人所需的三日之糧。
等到徐方按他的要求把裝滿沙土的糧袋盡數裝車後,他便帶著這五百軍士大搖大擺的出城向西而去。
.....
另一邊,姜維在上邽城東大約七十里的地方,找了一處山頭紮下簡易營寨。
他選的伏擊地點很雞賊,這裡位於關隴道南下和陳倉渭水道的交匯處。
換言之,無論魏軍從哪條路來,想要去上邽必會經過此處。
姜維雖不知魏軍的運糧隊到底是何時從關中出發的,但關中路遠,他猜想或許還要多等個七八日。
不料,昨日他才剛剛紮好營盤,今日就有斥候來報說是發現了魏軍運糧隊的行蹤。
他立刻安排軍士在山頭上埋伏。
山頭下,魏軍計程車兵推著幾十輛滿載的糧車緩緩前行。
姜維輕聲說,“先別急,把魏軍先放過去一點。”
與此同時,蜀軍將士們都屏住了呼吸。
某一刻,姜維忽然下令:“放箭!”
一陣齊射,當即就打了魏軍一個措手不及。
“上!”姜維再次下令,頃刻間,埋伏的蜀軍士兵嘩啦啦的從山頭上飛躍而下。
魏軍士兵看到從天而降的蜀兵,大驚失色,就連隊中負責督運的小校也慌不擇路的緊忙逃竄,全然沒有和蜀軍拼命的打算。
蜀軍輕而易舉的截獲了魏軍的糧車。
姜維隨即帶人檢視,但他的心中總覺得有些蹊蹺,雖說自己埋伏的的確到位,但一切進行的太過容易了一些。
就在這時,他不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