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八股(第1/2 頁)
許多人提到八股取仕,就是禁錮思想,務虛不務實,是落後的一項制度。為國取仕當以實政為主,而不是考一些虛頭巴老的東西。
福臨以前覺得這種說法很對,畢竟歷史書上也是這麼說的。可真正步入社會後,他發現八股取士也不是一無是處,這個制度有一個其他考試製度無法超越的優勢。
公平!
是的,八股取士非常公平,錄取的條件比較客觀。
古代不是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獲取訊息的效率很低。很多人窮其一生,可能也不知道一百多公里以外發生過什麼事。
在這種情況下,公平便顯得尤為重要。書本上學到的知識是客觀的,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一貧困人家的少年,一官員家的子侄,在學問差不多的情況下同時參加科舉。考八股文的話,二者水平相當,中舉的可能性差不多。
若以實政為先,誰被錄取的可能性會更高呢?譬如考題問黃河氾濫成災,該如何治理。
善於治水的官員子弟在其父輩耳濡目染下,肯定懂得比其他人多,他說的東西肯定會比沒接觸過的人要具體。
自然而然,他被錄取的可能性也遠遠超過了別人。
如此幾代下來,治水的官一家幾代都負責治水,帶兵的官一家幾代都負責帶兵。階級就此固化了下來,下層便永無出頭之日。
福臨穿越之前,就碰到過一個家庭,一家三代都是某單位職工。而他家那種情況,那個單位到處可見。
還有好事者美其名曰“匠心傳承”。
可這種傳承不是福臨想要的,所以當范文程再次提出考實政的時候,他立刻表示反對。“範師傅,朕不同意。開科取仕,取的是勤勞做事的吏,而非指點江山的官。”
“陛下,勤勞做事,那更應該考實政吧?臣竊以為精通實政,做起事來會事半功倍。而且不考實政考什麼,難道效仿明國考八股嗎?
八股文,臣也看過,滿紙盡是虛言,無半點實務,這考出來的人,他們能做事嗎?”
代善也是贊同考實政的,這樣能夠極大的緩解他此時的困難。
聽代善這麼說,洪承疇心裡有些不樂意了。考八股怎麼就不能做事了,自己可是正兒八經從八股文大軍裡廝殺出來的,到最後不也能帶兵打仗嗎?
福臨沒有直接回答代善的問題,而是問向洪承疇:“洪師傅,您是參加過明朝科舉的,朕想問問您,從明太祖設立南北榜,到後來明國眾多科舉制度法律,是為了什麼?”
見福臨問及此事,在座的眾人若有所思。洪承疇思索了稍許,試探的回答道:“應是為了公平。”
南北榜案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就是為了維護地域之間的公平。否則朝廷之官都是南人,北人怕是要另立江山了。
“沒錯,朕亦認為取仕當以公平為先,最好能將天下所有讀書人都囊括進去。然而,範師傅所獻考實政之策,針對性太強,卻算不上公平。”
福臨看向范文程,問道:“敢問範師傅,若是考實政,你覺得是你兒子中舉的可能性大,還是普通農家學子中舉的可能性大?”
范文程啞口無言。“這…”
都不用想,范文程是什麼人,議政大臣,他說是每日都給他兒子講解政務,普通人還能和他兒子比嗎?
議政大臣是什麼層次,農家學子又是什麼層次?
“各位叔伯,議政,家世和學問是可以傳承的,長久以往,朕之大清豈不又會出現如五姓七望一般的千年世家?”
“當然,在座的諸位都於國有大功,當與國同休。朕已決定,於順治元年下詔,以禮親王、鄭親王、睿親王、肅親王、豫親王、克勤郡王為世襲罔替之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