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各有各的理由(第1/2 頁)
如錦心中一時五味陳雜,說不清楚是什麼感覺。
她從前頗為自得的容貌,居然讓另外一個人因此而受到牽累,不過只是因為她們生得相似而已,流言便可恣意蔓延。
這理由真是可笑!
毛氏接著說道,“你母親隻身去了宿州,蘇太傅非常生氣,宣稱與你母親斷絕了關係,從此她的事不再與蘇家有關。
但蘇太傅這樣想,蘇家大老爺和大夫人卻無論如何也斬不斷和你母親的關係。
不過,蘇大爺覺得,去宿州也沒什麼不好,與其留在京都城受到流言蜚語的困擾,倒不如去宿州這樣無人認識的地方好好生活。
至少也能落得一個清淨。
再說,有太夫人保著,在宿州,無人敢對你母親說三道四,也不會叫她聽見任何一句閒言碎語。”
她嘆口氣,“其實,你母親與你父親和離,最開始只是賭一口氣。不管是蘇家的人,還是我們,就連太夫人也深信,等她腹中的孩子誕下,他們兩個還是會和好的。
誰料到,中間會有周氏橫插一腳……”
周氏是先有孕,後來才嫁過來的。
彼時,臨安侯才剛與蘇梓萍和離不久。
這婚事辦得匆忙,名門世家該走的禮儀都不曾走得完全。
大婚當日,太夫人遠在宿州都來不及趕回來,慕家的高堂上坐著的,是一位遠房的堂叔公。就這麼湊合著主持著將婚禮辦完了,當時也惹來不少閒話,成了坊間茶肆好一陣子的話題。
周氏懷著的是雙胎,肚子大一些倒還好瞞得過去。
大婚後不到六個月,周氏便摔了一跤早產下兩個女兒,倒也將旁人糊弄過去。。
雙生子哪怕足月了,份量也要比尋常的嬰兒小一些。
但毛氏知道,周氏這對攣生女兒出生時的份量可不小,肉骨骨的,很是強壯。就算先前還有什麼吃不準的,但一見到這兩個孩子,就什麼都給對上了。
如錦低聲說道,“父親再娶了妻子,又生了孩子,那與我母親便就不可能在和好了。”
毛氏點頭,“這種情況下,不論是太夫人還是蘇家,都不希望你母親再回京都城了。回來,只不過是徒惹傷心罷了,還是眼不見為淨比較好。”
蘇梓萍是個不愛解釋的性子,信奉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為人清高,頗有幾分書生意氣。
可是周氏卻是伶牙俐齒,見人就能咬上去的。
若是兩個人對上了,蘇梓萍根本就不是周氏的對手。
她嘆口氣,“你母親心裡,其實也還是對你父親抱著希望的吧?所以,得知他再娶的訊息後,她就一蹶不振,纏綿病榻。不久之後,就去世了……”
如錦冷笑起來,“或許也未必是她自己一蹶不振,而是有人動了什麼手腳。”
一個母親,怎麼捨得拋棄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就因為一個負心的男人而去尋死?
若是個一心只沉浸在情情愛愛中的女子也就罷了。
可蘇梓萍是個自小就和男兒一般讀聖賢書,胸中有溝壑的人,她不是尋常女子。
她清高自負,都不屑向不相信自己的人解釋,堅持要與臨安侯和離,懷著六個月的身孕隻身一人前往宿州,有著這樣的勇氣和決絕的人,怎麼可能會為了一個男人尋死覓活?
不可能的!
毛氏一驚,“怎麼會?”
但很快,她又沉默起來。
如果是周氏的話,這樣一個為了達成目的可以不不折手段的人,又有什麼事是她做不出來的呢?
良久,毛氏又幽幽嘆口氣,“你母親死後,蘇家大老爺曾來尋過侯爺一回,想要將你從宿州老家接到京都城養在外家。但是侯爺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