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頁(第1/2 頁)
突然,楊海燕眼睛一亮,雲襄縣的番薯和土豆是一文錢兩斤,但是精細的麵粉在外面是八文錢一斤的。而一般情況下六斤土豆出一斤土豆粉,六斤土豆三文錢,但一斤土豆粉可以賣八文錢,這價格可是翻了兩倍都不只了。同樣,一般情況下,五斤番薯就能出一斤番薯粉了,番薯的成本換成番薯粉之後,也是差了兩倍不只。
那……楊海燕突然覺得,雲襄縣如果種土豆和番薯,然後做成番薯粉和土豆粉的話,這何嘗不是一種「特產」呢?
再說了,就是全國上下,麵粉也不富餘的,土豆粉和番薯粉的出現,也許會翻起一陣麵粉風潮。
問題是,土豆粉和番薯粉都是很好做的,很好學的,如果被別人學到了,那麼……不過,雲襄縣有個優勢,那就是土地便宜。土地便宜,意味著成本降低。如果土豆粉和番薯粉可以由雲襄縣壟斷的話,那就好了。
但還有一個問題,她要怎麼琢磨出土豆粉和番薯粉呢?無緣無故的說,她會做土豆粉和番薯粉了,雖然關於她會做土豆粉和番薯粉這件事,外人也不能質疑什麼,但是楊海燕還想找個適當的說法。
楊海燕有了想法之後,心中就有了打算。她對苗村長道:「村長放心,你們地裡的糧食中,番薯、土豆我們都要的,不管多少都要。」其實,玉米也能做出玉米粉,這玉米粉和古代中,直接把玉米粒磨成粉不同。不過玉米粉楊海燕是不準備做的,因為玉米粉的成本高,得八斤左右的玉米粒才出一斤玉米粉,所以暫時就定番薯粉和土豆粉好了。
苗村長得了楊海燕這樣說,他就放心了。他此行也不是為了自己,他們家能有多少的番薯土豆?所以,他是為了村裡人。
「太太……太太……」苗村長正要告辭的時候,門口響起了一道急切的聲音。
楊海燕一頓,這聲音……倒是像陶山。不過陶山去了京城……算算時間,陶山去京城也差不多要回來了。難道真是陶山?
在楊海燕思考間,陶山已經到了門口,卻沒有進來:「太太,屬下陶山,有要事求見太太。」
還真是陶山。
楊海燕趕忙道:「進來。」
苗村長起身:「將軍太太,那草民先告辭了,等土豆豐收之後,草民先把土豆送來。」
楊海燕道:「我此刻有事在身,便不送村長了。」
苗村長道:「不敢不敢。」
陶山進來,先給楊海燕行了個禮,接著道:「太太,屬下從京城回來,是和欽差大臣、宮裡的公公一起來的,他們此刻在東郊軍營,屬下先來告訴您,待會兒有您的聖旨。」
楊海燕不是第一次接聖旨了,她五品誥命的聖旨也接過,但是欽差來給她聖旨卻是第一次,一時之間,還真是有點緊張。
說起來,楊海燕不喜歡古代,不希望秦放將來去京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不習慣權貴之間的禮儀,那種動不動就跪拜的禮儀,讓她這種生在和平年代的人非常的不適應。可說到底,又何嘗不是自尊心在作祟呢?
她因為來自未來,所以總有一種優越感,以至於她不屑和不想給那些人行禮。然而,她也知道,這是古代,這些禮儀免不了。所以,她只想著避開這些需要禮儀的地方。
可是,有些東西,是避不掉的。
有優越感的現代人,來到了古代,總要適應古代的一切。楊海燕知道,從今天開始,從欽差來送聖旨的這一刻開始,她要徹底的嗎明白,尊嚴在古代,是如何定義的。而她也不能按照現代的觀念,隨心所欲的生活。
楊海燕閉上眼,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再睜開眼時,她已經調整好了心態:「欽差大臣和宮裡來的公公可是要在將軍府留宿?」
陶山:「是的,雲襄縣的驛站太破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