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頁(第1/2 頁)
可是看到楊太太的繡工,她才知道什麼是師傅級別的。「你這繡工可是大家水準了。」她從前在邊關的時候,就覺得這位楊太太和一般的百夫長太太不一樣,比一般的百夫長太太更懂些規矩禮儀,再看到她的繡工,楊海燕如今確信了,楊太太孃家肯定是有些底蘊的。
呂太太也瞧了幾眼,忍不住讚嘆:「楊嫂子的繡工的確是好,像我這種粗人,別說做衣服,就是這樣柔軟的料子我摸上幾把,我都擔心把料子給摸壞了。」
繡孃的手也是非常講究的。繡孃的手必須是柔軟的,光滑的,不然就像呂太太說的,把人家的料子給摸壞了怎麼辦?這手粗糙的,一摸上好的料子,就會在料子的表面留下痕跡,比如抽絲什麼的。
由著呂太太這話,楊海燕看向楊太太的手,這手保養的很好,一看就是不幹活的人的手。
這讓楊海燕更加意外了。
這位楊太太看似爽朗麻利的性格下,應該還有一顆細緻的心。而有這般繡工的話,楊家的日子肯定是好的,要知道古代如果刺繡好,繡品是非常值錢的,看樣子她以前是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別人。
楊太太笑著解釋:「我娘以前是貴人家的繡娘,專門為主子做衣服的。後來差不多年紀了,年紀又有點問題了,便回了家許配了人家。後來有了我之後,我娘從小便教我刺繡,所以我學刺繡有些年頭了。」
楊海燕一聽,在貴人家專門做繡孃的,這水準可不一般。而有這般水準的,便是離開了貴人家,許的人家也不會是一般地裡頭的人。再者,楊太太的娘肯定也是有傍身的銀子的,看楊太太的手,怕是從小也養的不錯。
「說起來,能嫁給我相公,也是緣分。有一回,我出門的時候,遇到了無賴,是我相公救了我,於是我們就定了親。」他救了她,她喜歡上了他,即便當時他們的身份差距很大,她也沒有嫌棄他。楊太太刺繡好,經常把繡品賣了補貼家裡,所以楊家的條件其實不錯的。現在楊校尉條件好了,她也熬出頭了。
楊海燕聽了楊太太和楊校尉的事,有種在聽故事的感覺。她覺得楊校尉才是現代男頻小說裡的男主角吧,窮小子一個,得富家千金看上,然後一路開掛。
呂太太道:「那可真是一段好事啊。」
楊海燕道:「可不就是。」
三人聊了一會兒,外頭傳來蓮嬤嬤的聲音:「太太,牛大回來了。」
一聽牛大回來,楊海燕倒是高興了:「總算是回來了。」
楊太太和呂太太見狀,便道:「您有事,那我們就不打擾了,改日再來拜訪。」
楊海燕也沒有留她們,倒是讓蓮嬤嬤準備了一些自己做的泡菜和醬蘿蔔送給她們。
楊海燕做的泡菜和醬蘿蔔味道夠,很下飯的,楊太太和呂太太在從邊關來雲襄縣的路上可吃過不少,當下就歡喜的收了。
待她們走了之後,楊海燕便去了水果園。牛大已經吆喝著人把果樹運進了水果園裡,見楊海燕來了,牛大過去行了個禮:「見過太太。」
楊海燕道:「不用多禮,這一路辛苦你了,不過你還得辛苦幾天,把這些果樹種了才能休息。」
牛大笑著道:「不辛苦,看見它們長的好,草民就高興。」一輩子的老農民,最喜歡看著莊稼長的好。
楊海燕知道他最操心的是兩個兒子,所以也沒多說他的事情,就把話題轉移到了他兒子身上:「關於你兩個兒子的事情,我同將軍說過,將軍說只要他們身體沒問題就可以過去,如果身體適應不了軍營的訓練,也可以去軍營的菜園子,作為後勤兵。」
說到這個,牛大就來了精神:「太太,我跟牛一和牛二談過這件事,牛一是願意去將軍的軍營裡的,但是牛二他卻想跟著我種地。」兒子不想當兵,他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