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有興趣幫我做事嗎?(第1/2 頁)
可能是看在烏拉卡的面子上,這家公司派了一名高管接待江寧等人。不過,從他的語氣和動作能看出,他對江寧等中國人是持輕視態度的。
江寧他們不是小孩子,沒有因為這態度就生氣。
相反,還有點竊喜,只有對方足夠輕視你,你才能看到更多東西。畢竟在他們高傲的眼中,就算讓這幾個中國人完全開放,他們也瞧不出什麼來。
趙金山等人心照不宣,全都不動聲色,一個個都努力耗費腦細胞,能記多少是多少。
江寧甚至支開那位公司的高管,故意沒話找話聊,讓他放鬆警惕。
整整半天的時間,趙金山他們其實還意猶未盡。這次讓他們大開了眼界,裡面先進的儀器,讓他們眼紅。
可惜,也只能眼紅。
就算他們老闆江寧有錢買,人家也不一定賣。就算這家公司賣,美國政府也不一定同意,限制出口這個概念,世界各國都有。
越是發達的國家,對核心技術的保護力度就越強。
“老闆,你給那位史密斯塞什麼?”走出這家公司後,高作農忍不住問道。
雖然江寧的動作很隱秘,但還是讓他不小心看到的。
江寧笑道:“剛才那位高管不是說了嗎?他們公司有個計劃,我就想知道是什麼。不急,看史密斯缺不缺錢吧!”
花錢買資訊,這不過分吧?
趙金山等人也不說話了,雖然知道江老闆這種做法有點不道德,但作為中國人,不能指責江寧。
“他會出賣資訊嗎?”宋保國自然也心癢癢想知道。
“不好說,現在美國的經濟形勢也不太好,稍微有點蕭條,失業率上升了不少。”江寧看出,那位叫史密斯的技術員有點落魄,就賭一賭運氣吧!
80年代中期,美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以裁員為其主要內容之一的“企業重組”,美國結構性失業日益突出,就業形勢急劇惡化。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90年代才有所好轉。
可以說,八十年代是在美國蒐羅人才的絕佳時機,有不少懂技術的人都失業了。
很可惜,我們國家沒錢,不然高低也得拉一批人才回去。
而到了九十年代,美國的經濟繁榮,那就沒啥機會了。相反,到了九十年代,是島國的受難期。金融風暴之下,一片狼藉,很多島國人走向極端。
回去的路上,趙金山他們激烈地討論。
這一次,他們收穫不小,一些思路也被開啟。
在他們走後,史密斯跑到廁所,忐忑地從兜裡拿出那張紙條。當看到紙條上的內容,他開始陷入沉思。
到了晚上,江寧被告知有人找。
他來到酒店的大廳,就看到了史密斯,頓時露出笑容。
“我們到那邊喝杯咖啡吧!”江寧邀請道。
史密斯還隨身帶著一個公文包,小心翼翼的樣子,就知道肯定是有備而來。
“中國人,我要把公司那份計劃書給你,你能給我多少?”他不想喝什麼咖啡,只希望儘快能拿到錢。
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他們公司的效益其實也不太好,上層正在商量裁員的事。而他,大機率可能被刷下去。
他老婆孩子一家人要養,房貸也還沒還清,失去這份工作,以後絕對會很艱難。
於是,在看到中國人給他的紙條內容的時候,他已經心動了。
公司的那份計劃書,是公司未來十年的研究和發展方向,以及一項核心技術的介紹,他作為技術人員,當然也是接觸過的。
“你想要多少?不妨開個價。當然了,我得先看一部分,才知道值不值你的報價,對吧?”江寧也不囉嗦。
史密斯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