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我來出一策(第1/2 頁)
趙平安捏了捏人中,閉著眼道:“去找死啊?大過年的去尋人晦氣,還不被人當場打死。這種出入最大的鄉里,是最肆無忌憚的硬骨頭,你我二人沒有任何背景,說上天就是拿錢辦事的跑腿小廝,誰會理會?”
他把賬冊一扔,“交霍縣丞料理便是。”
一旁的張賬房便笑:“平安說的是,澤裡鄉可真是一塊硬骨頭,他們鄉里許多人,便都與縣衙有關的。之前管戶籍的陳經乘,還有捕班的劉捕頭,他們都是澤裡鄉人。”
“那先生又是哪裡人?”
張賬房笑笑,道:“江州柴桑人,也是隨盧縣令一道來的顧縣。家中受了盧縣令恩惠,小老二心裡也一直記掛,盧縣令代管顧縣,我便就跟來了。”
王盤略有所思,“這盧縣令倒是神秘地緊,來這許多次了,就是沒見過他的廬山真面目。”
“行了,別扯有的沒的。”趙平安心中已有計較,大骨頭得扔給霍縣丞,自己去核對剩下的小骨頭,畢竟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順便再想一個解決這兩千人缺口的計策。
他將資料書寫在竹簡上,招呼賬房與王盤歇息片刻,自己跑去內堂尋霍縣丞。
顧縣縣衙,循的是禮部制定的格局。坐北朝南,對門是照壁,門前兩面鼓,一面鳴冤,一面示警。兩扇硃紅大門入內,迎面一扇儀門,入此儀門者,須得正衣冠。儀門往內踏入府衙,按東西方向分左右兩廂,自內向外左廂為戶、工、兵司,右廂為刑、禮、吏司,對應朝廷六部。左廂後的建築是府庫,裝的是籍冊、銀錢、資料、縣衙雜七雜八的生活存貨。右廂後的建築是縣獄,作人犯臨時看押之用。
順左右兩廂夾出的中軸線向北,是正堂,縣令辦案專用。過正堂後是內堂,有左右偏門,是縣令、內眷及幕僚日常歇息場所。
趙平安送碳進過後堂幾回,是以輕車熟路。只不料想霍縣丞將好也從內堂出來,兩人在花廊上碰了個正著。
霍縣丞見趙平安神色平穩,心知是有了眉目,拿過他手裡的竹簡粗略看了一眼,不由“嘖”了一聲,皺眉道:“平安的資料詳實,賬目清楚,只是這字……”
“難看是難看了一些。”趙平安道:“不過總算不辱使命。”
“這就不如使命了?”霍縣丞笑笑,“你把澤裡鄉的數字給我看,難不成是要我去把這七八百黑戶的稅給收齊了?平安啊,這事還得你來弄。”
“縣丞你這不是強人所難麼?”趙平安叫苦道:“澤裡鄉這地方,縣衙都啃不動吧?讓我這個白身去,縣丞這是要借刀殺人啊!”
霍縣丞聞言哈哈大笑,道:“不至於不至於。澤裡鄉是難纏了一些,鄉里的耆老早先也是景中年間淮西王的幕僚。我與盧縣令剛到,打起交道來確實也是氣短。畢竟強龍不壓地頭蛇嘛……”
霍縣丞說這話時,臉色也有些尷尬,看得趙平安心裡直犯寸。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站在縣衙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澤裡鄉他敢在這節骨眼上帶這個頭,那就是明目張膽的陰奉陽違,縣衙就不能輕易放過他們。否則有了澤裡鄉的龍頭效應,其餘各鄉里誰會賣縣衙的面子?政策推行不下去,最大的阻礙就是本地原生的氏族、耆老。若是不痛下狠手,縣衙的政令就難以為繼。今次徵發兵員還能有一萬餘人,那下次呢?不得讓縣令自己去充這填不滿的數?
看霍縣丞這神情,似乎也早知道澤裡鄉定是其中最大的始作俑者,只是一拖再拖,沒什麼良策去解決這個事情。
以小見大,看來躲在後邊的盧縣令,怕也是個軟骨頭。
難怪這些人會從殘酷的朝堂鬥爭中被篩棄下來,這個事都辦不好,我若是聖人,我要你等何用?
這也太窩囊了。
趙平安不說話了,握著手站在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