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送君送到陽關道!(第2/2 頁)
麼堂而皇之的來送,豈不是在打天后的臉。
太子可是三番兩次的叮囑過,不管東宮與天后如何明爭暗鬥,李守義是絕對不能摻和進來的。
撇了韋晉一眼,李守義淡淡問道:“你是太子的臣子,還是本王的臣子?”
這話聽的韋晉心驚膽顫,麻溜跪了下來,恭聲言道:“臣一身一命,唯殿下之命是從。”
這不就得了!作為代王府的臣屬,韋晉首先要學會的是服從,而是問為什麼。況且,他就是來送送,盡同族之心,晚輩之孝,誰又能如何?
給本王扣上一頂大帽子,兵無一隊,地無三尺的代郡王-李守義,以稚子之齡與宗王互相勾結,意圖謀反?笑不活了,簡直是。
就算御前進讒也沒用,大唐不是以仁孝治天下麼?說不準,聖人、天后還得賞他呢!年紀小,總是有年紀小的好處,打擦邊球有一定的優勢。
“走著,回嵩陽觀,聖人、天后、鄭貴妃,要請三次安呢,咱們忙得很。”
按常理說,下山容易上山難,可李守義走在雙泉嶺的山澗中,卻是滿面的輕鬆。李明說的對,他的路還長著呢,一切都來得及,都可以從容開始。
雖然這次為了救李明,在皇帝面前暴露了。但卻讓其知曉了,皇帝已經注意到了他的小動作,且以讓他簡在帝心。
些許經營後,聖人心裡的天平之上,將會多處一個籌碼,東宮勝出的機會便越大,大唐這條走上彎道的列車,也能迴歸正途。
當個扳道岔也挺好,李賢能做,他也能做,即便他們都失敗了,那也是光榮的失敗。
李守義這給自己加勁兒,張望未來呢!便見不遠處出現了一對熟悉的身影正在向他飛奔而來。來的不是別人,正是他家的臥龍鳳雛。
奚琴不離身的胖子-李哲,一邊呼哧帶喘的喘息,一邊比劃著要演奏一曲,表示一下他激動的心情。
看著李哲乾著急,等不了的李輪踹了他一腳,津津樂道道:“三郎,有好玩的了,祭祀供器丟了!”
什麼?祭天台的禮器丟了?這是什麼好事,瞧他倆這模樣,不知道的還以為過年了呢!還看起了笑話來了,我還說你倆頭天來就把太室山妨了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