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你爹是彎的!(第1/2 頁)
噸噸噸,噸噸噸......
一大早,起身的李守義抱著水壺,仰脖灌了起來。
這水還沒喝完,韋晉那鱉孫急吼吼的跑了進來,慌張道:“殿下,東宮出人命案了!”
噗!咳咳,咳咳,“誰,誰死了?”
哦,“頗受太子寵信的樂童趙道生,與宮門郎-馮義,死在了宮門局。”
嗨!韋晉這大喘氣,差點沒把李守義氣背過氣去。樂童趙道生,那他媽就是個太監,大明宮這麼大,當差的太監何止萬人,哪天不死幾個太監?
用毛巾擦了擦前襟,李守義肅聲罵道:“你吃錯藥了,屁大的事也值得大驚小怪!”
踹了韋晉一腳,李守義皺著眉頭問道:“宮門郎-馮義,那小老頭挺好的,趙道生吃飽了撐的,跟他較什麼勁!”
宮門郎,從六品下的小官,手下管著百名門僕。掌宮門管鑰,凡夜漏盡,擊漏鼓而開;夜漏上水一刻,擊漏鼓而閉。
李守義對馮義印象不錯,小老頭兒整天樂呵呵的,心眼不錯,對手下的弟兄也和氣。李守義常常溜出皇宮,小老頭從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喘勻了氣的韋晉,卻連聲說此事並不是看上去那麼簡單。趙道生,是東宮的養戶奴,頗為通音律、善樂事,太子頗為喜歡,常賜命其撫琴,並厚加賞賜。
外面的人都說,他就是本朝的稱心...甚至韋晉的父親-韋承慶等東宮僚屬還為此事上了奏疏,請太子遠小人,切勿走了他大伯承乾的老路。
但不知為何一向從諫如流的太子,只是微微一笑,也沒解釋一下流言,厚賞了上書的臣工,卻並未將樂童趙道生怎麼樣!
這次二人死在宮門局卻不是簡單的人命案,內侍省在處理趙道生屍體時,發現了一封信。裡面說趙道生奉太子之命,殺了明崇儼。擔心自己被滅口,特將事情的原委寫了下來,以防不測。
“停,稱什麼心,誰造的謠,不知道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嗎?”
“編排到太子身上了,明兒是不是就要編排聖人了?”
這還真不能怪李守義發脾氣,換做是誰聽到,別人造謠自己的老子是“彎”的也得失態;李守義沒直接問候韋晉的祖宗十八代,已經算是厚道了。
“先不說這信是真是假,東宮死了家奴,那是太子內坊局的活計,他們內侍省管的太寬了吧!”
道理是沒錯,可發現之時,太子正在上朝,宮門局的人再一嚷嚷就亂了套;趕巧被到東宮送上賞的內侍省監-何琥碰上了;那奴婢就扯著天后的大旗,從太子妃手中把這活兒攬了過去。
啪,摔了手裡的杯子,李守義冷臉罵了一句:“靠,又是一個死太監!”
太子妃房氏也是真夠可以的,就算再怕皇后吧,也不能讓一個奴婢給壓了,這不是反了嗎?連門牆都看不住,東宮以後還有秘密可言嗎?
“是是是,殿下說的即是,那些太監就是癔症犯了,要不怎麼能瞎發言呢!”
“可天后卻認真了,已經責成刑部、詳刑寺(大理寺)徹查,務必要還太子一個清白。”
韋晉把“務必”咬的很重,皇后與太子之間的矛盾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且與明崇儼素有恩怨,太子太有理由去殺他了。
而明崇儼又是帝后的寵臣,身為儲君,要是擔上了洩私憤,進而擅殺朝廷命官的罪名,那就是失德的表現。
上下仔細打量了韋晉,李守義一臉不可置信,聲音也不由拔高了:“老韋,你能有這見識?”
嘿嘿,撓了撓頭,韋晉笑著回道:“臣哪有這般能耐,方才回宮為殿下取衣服,碰到了裴先生。”
“先生讓臣將轉告殿下,此事是個套兒,與貞觀朝舊事,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