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4/5 頁)
利用晚飯後的空餘時間來組裝,當時還沒有水泥,當地人是用一種叫“觀音土”的白色泥土當水泥用,雷曉飛先用“觀音土”在木爐殼中鋪底,然後用碎石、沙和“觀音土”在爐底上築個窩,窩口跟爐膽的內徑一樣大,窩口還橫了兩根從張鐵匠那裡要來了細鐵,把爐膽疊在窩上與爐殼高度平齊,再用碎石、沙和“觀音土”把空隙塞滿,這樣,爐子就完工。
雷曉飛把做好的兩個爐子放在空曠處晾乾時,這做煤球的工程已大功告成,剩下的工作就是等爐子乾透後試爐。雷曉飛有九成把握這煤球的工程會成功。
做完爐子後,雷曉飛找了個矮凳坐下歇息,他打量著自己剛做好的爐子發起呆來,他YY地想著:以他在前世小時候的情形來看,蜂窩煤因為使用方便,很容易被人們接受,特別是在砍柴不方便的地方,如城市等。而且蜂窩煤普及的速度也很快,自己掌握了這門獨家技術,就像找到了一隻會下金蛋的母雞,如果現在把它推廣出去,自己組織一班人專做蜂窩煤和煤爐,相信不久以後,自己就會成為大華帝國的首富。
不過,很快雷曉飛就否決了自己的想法,要大批次生產蜂窩煤,單磨煤粉這一工序就過不了關,洪彪這個超級大力士,用了老半天才磨兩百斤左右的煤粉,這點煤粉也做不了多少個蜂窩煤,按這樣算要多少個洪彪才能上批次?況且做爐子需的工夫也不比磨煤粉少。要批次生產,先要解決的是用先進的裝置代替這落後的人力操作,最好是免去人力這個環節,產能才能提升,而現今還遠遠達不到這樣的條件,這隻會下金蛋的雞隻好先養著,等時機成熟了再讓它下蛋。
這時,林採微過來串門,正看到了在託著下巴沉思的雷曉飛。林採微被雷曉飛思考時那豐富的表情吸引住了,只見他時而喜、時而憂、時而輕鬆、時而深邃。夕陽照在他那小麥色的臉上,鍍上一層金輝,讓那表情更加生動,林採微看呆了。
煤和煤爐都晾乾後,雷曉飛與雷叔雷嬸商量,決定用煤爐做頓菜請所有的街坊嚐嚐,一是當多謝近段時間來,鄰里街坊的幫忙;二是試一試煤爐的功效。雷叔雷嬸欣然同意了。
雷曉飛還特意讓雷嬸通知街坊時,讓大夥不要送禮。
宴請街坊的前一天,雷曉飛去找趙屠夫,跟趙屠夫如此這般地說了半天,直到趙屠夫明白點頭為止。
宴請街坊的那天,一大早,雷曉飛就燃起煤爐來。雷曉飛按前世的式樣,把爐膽做成三個煤的高度,他先用一個蜂窩煤墊底,然後用砍成小塊的帶松香的松柴,鋪在煤上點燃,等松柴燒紅後再疊加上一個蜂窩煤,一陣濃煙後,煤燃著了。
雷曉飛在煤爐上放了一個加入水的鍋,燒起開水來。半小時左右,水開了,雷曉飛挪開鍋一看,兩個煤正燒得通紅,他把兩個煤的孔對正,又加了一個煤,再把一鍋湯底放去,因為爐子正紅,這次十五分鐘左右就開了。他把爐門封起來,過一會,火就弱了,正好能保持湯滾,達到了文火的效果。成功了,雷曉飛揮拳朝空擊了一下,心花怒放,這項發明的成功,不單替食店省下了一個勞力了,還讓雷曉飛積累了一條生財之道。
第46章烹狗試爐
早飯後,趙屠夫送來了一條宰好的狗。雷嬸要付錢給他時,趙屠夫卻沒要。
原來,這裡的人不吃狗,養狗養到狗老死為止。趙屠夫按雷曉飛囑咐去找墟里的一個熟人要買狗時,那人正好嫌家裡的狗養多了,消耗糧食,就把其中一隻最大的狗送給了趙屠夫,趙屠夫把狗拉回家後,按雷曉飛的教授的方法,宰好了再送過來。
雷曉飛打量著這隻宰好的狗,估計有三十多斤,足夠這裡的街坊享用。雷嬸則懷疑地問道:“阿飛,這狗能吃嗎?”
“能吃,還很好吃呢,一會您也會搶著吃。”雷曉飛調皮地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