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頁(第1/2 頁)
陶蓁就更不用說了,她年紀小什麼事都不懂。
跟她說去唐家吃酒席,她會以為是去幹爺爺家或者是外租家,過去之後和每個人打招呼然後跑跑跳跳,吃完飯再跑跑跳跳,接著就回來了。
她擔心的是丁氏。
陶硯也有這種擔心,本來一家人好好的,若是他娘因為去吃了一頓酒席回來就變得不開心,那還不如不去。
「那我去問問。」
他說完這話就站了起來,「之前說要去找外祖家的,我確定了大概地方之後就寄了幾封信出去,現在正好得了些訊息,便一起跟娘說一說吧。」
柳二丫也記著這件事呢,於是連忙跟上。
丁氏先是聽到了孃家的訊息,高興得直掉眼淚,「真的嗎?真的找到地方了?你外祖家住的地方叫做丁家村,旁邊就是你外祖母家的周家村,中間啊還有一條河,後面的山上是大片大片的忍冬花。」
「是找到地方了。」
陶硯看著他娘高興的模樣,有幾分不忍,但還是把信上的事情說了出來,「那是一個叫做木棉縣的地方,距離我們這裡大概有三個月的路。三十六年前木棉縣發生了一場大旱,不但地裡顆粒無收,好些河裡的水都斷流了。」
「大旱一年之後,又是地動,於是家家戶戶開始了逃荒。」
丁氏悵然,「逃荒啊」
一旦開始逃荒,那基本上是十室九空,家家戶戶拖兒攜女,把家當都背在身上,以後就不知道還能不能回來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
陶硯收到的這封信裡面就說當年百姓逃荒之後,許多人都沒有回來,而且因為地動的關係,回來後的人也不一定還會回到原處。
丁家村和周家村的情況就是如此,因為旁邊的那條河河水斷流的關係,那個地方已經不適合住人了,所以現在這兩個村已經成為了荒村。也就是說,雖然地方找到了,但還是沒有丁氏孃家人的訊息。
「娘,你放心我已經託那邊的縣衙幫忙了。」
「讓他們查一查回來的人裡面有沒有外祖他們一家,另外外祖母的孃家我也拜託他們幫忙打聽一二,如果有訊息,他們會通知我們的。」
「此外,附近的幾個郡縣我也寫了信去,若是他們逃荒之後留在了當地沒有回去,那過一陣子也會有訊息。」
柳二丫也安慰,「娘,沒有訊息就是好訊息。」
「好好好。」
丁氏提起了幾分精神,「有訊息就好,不管是生是死,娘這心裡總得有個數,不然一直空落落的。尤其是最近,我總是夢見小時候的事。」
這話聽著不太舒服,柳二丫連忙把手上的帖子遞過去,「娘,你看看這個帖子,唐家嫁孫女,請了小半城的人。」
「我準備帶蓁蓁過去見識見識,你要不要一起去?」
丁氏接過仔細看了一下,用手拂過上面的精細花紋,「唐家,也罷,那就一起去吧。我記得唐家的幾座園子佈置得挺好看的,正好帶我們蓁蓁過去見識見識。姑娘家其實和男子一樣,都要多出去見識見識。」
「見識得多了,眼界才廣。」
第104章 新縣令(三)
三月二十八, 唐家嫁嫡長孫女。
因為是沐休日的緣故,陶硯也會跟著她們一起去,所以等時辰差不多, 他們幾人就帶著許嬸子婆孫,以及陶硯的小廝二牛出發了。
誰知卻堵在了路上。
「這外面人真多啊, 」馬車上,丁氏隨意地往外面望了一眼, 感嘆道:「唐家娶孫媳婦的時候我們沒有收到帖子,但聽說也是請了半城的人,那天唐家外頭的那條街上, 都堵得走不動道了。」
「應該和今天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