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部分(第4/5 頁)
是再大的困苦也就變得不那麼難以接受了。
於是大家又開始歡天喜地的幫柳寧準備成親的事宜。
因為古代結婚都是在下午黃昏時,所以其實許文秀來迎親的時辰還早著呢。
雖然時辰尚早,可是需得準備的東西也不少。
咱們中國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這傳統中式婚禮上好玩兒有趣的習俗更是不少。
首先便是‘上頭’。
上頭是婚禮前男女雙方都要進行的一個婚前儀式。
咱們中國古代的男女都有一頭長頭髮,以前有詩人將之稱作‘三千煩惱絲’,而在年輕男女結婚前,就要請了梳頭婆來家中幫新人梳頭。
咱們平常看電視,經常有大將軍戰敗,然後割頭髮祭拜死去將士這樣的情節。
咱們看得時候都挺不以為然的,割個頭發而已啊,搞得那麼悲壯幹啥啊~~
其實這就是咱們對古代的文化不瞭解了。在古代,割個頭發不比割腦袋來的輕鬆。
咱們中國古代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又講究‘以孝為天’,所以在咱們國家的古代,無論男女,是輕易不得自己剪頭髮的。
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說法,才有了‘割發明志’這樣的詞。
這個婚前的‘上頭’可不止梳梳頭髮那麼簡單,那可是有大講究的!
一面梳一面要大聲的唱:‘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髮齊眉,三梳梳到兒孫滿地,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
唐菲因為嫁的人比較特殊,就沒有這‘上頭’的經。
此時看著梳頭婆給柳寧梳頭,那真是滿滿的羨慕。
這儀式雖然簡單,卻有著種說不出的浪漫意味。
既神聖又莊重,更是滿懷著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只叫人看著,便是滿滿的感動。
‘上頭’完事兒了,便是‘安床’。
這安床啊,本不該是今個才做的事情,在婚禮舉辦之前的幾天就該準備好了。
安床,就是在婚禮前數天,選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將被褥、床單鋪好,再鋪上龍鳳被,撒上格式喜果,比如花生啊、紅棗啊、桂圓啊、蓮子啊等等。這些東西寓意著新人早生貴子。
抬床的人、鋪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好命人。也就是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齊全,婚姻和睦這樣的人。也是希望這樣的人能給新人帶來好運。
其實這安床也不是改在新娘家舉辦的儀式。
只是許文秀雖然高中狀元,到底還沒得到朝廷的任命,自然也就沒有狀元府可以居住。
許文秀的家在盛京城中心街邊的一個小巷子裡,雖說收拾得乾乾淨淨,可是卻也著實不成體統。
那小巷子又窄,尋常只能容一個人正常透過,別說是新娘的轎子了,就連一輛手推車都進不去。
許大娘和許文秀都不是執拗計較的人,也不捨得叫柳寧在新婚的時候還要一個人下轎走這泥濘路。
所以啊,雖說這迎親是得新郎帶著迎書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但是柳寧的轎子在大街上轉上幾圈,最後還是會回到尚書府洞房。
這在咱們現代來說不算什麼,不過是個權宜之計罷了。
但是在古代,還真是一件大事兒!
古代都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丈夫好吃懶做、打老婆可以,但是妻子若是敢嫌棄丈夫半點兒,那就是勢利眼的惡婆娘了。
像是丈夫為了遷就老婆所以便在老婆的家洞房這樣的事情,那真是叫人不可思議。
娶老婆、娶老婆,那就是要娶回自己家裡面的呀!
你這叫什麼?這叫倒插門兒!
在一般人看來,許文秀這舉動確實挺沒骨氣,叫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