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2/5 頁)
皇上覺得這件事已經處理完了,便又心無旁騖的開始批摺子。
可是還沒一刻鐘,又有人來求見了。
這回來的人,可不是來請罪的。
人家是來求旨賜婚的!
來的人是寧王,請求賜婚的物件,就是那個寧死不入宮的宣若夢!
哎呦,是不是覺得事情都連上了?是不是覺得自己找到了宣若夢死活不入宮的理由?
那都是錯覺!
寧王除了在除夕夜宴的時候和宣若夢兩個有過一面之緣,就再也沒有見過了。
後來寧王又在上元節偶遇了賣身葬父的嬌娘,從此就算是陷進了溫柔鄉里不可自拔了!
所以說啊,這寧王和宣若夢說起來那也就是兩個面都只見過一次的陌生人,別說什麼私定終身了,就是連情愫,甚至是好感都無!
若不是寧王今個在府裡聽小廝學舌,講了這宣若夢寧死不肯入宮的軼事,寧王壓根兒連宣若夢是誰都想不起來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四百零二章 接二連三
你說都不認得,這寧王還來求皇上賜婚,他是不是腦子抽了呀!
唉,還真沒錯,他還就是腦抽了!
寧王這個人啊,長得人模人樣的,學識廣博,才藝會的也不少,就是性子有點兒中二。
寧王的母親叫玉太妃,是個頂頂聰明的女子。
按說這樣的女子實在不該培養出這樣一箇中二病的兒子,也實在是玉太妃早些年總是致力於鑽營勢力,忙著和皇上培養感情,以至於忽略了教育自己的親生兒子。
當母親的都是這樣,不管聰明還是愚笨的,心裡面都想的都是要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最好的條件,一個完美的將來。
玉太妃身為一個皇宮的妃子,她想的可就更多了。
她看得清形勢,從來不指著自己的兒子覬覦皇位做皇帝,更是不要自己的兒子捲入慘烈的皇權爭奪戰中。
不求權勢滔天,只求平安富貴。
她只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站好隊,乖乖的做一個享樂無憂的閒散王爺,一輩子吃喝不愁,誰也欺負不著,那就謝天謝地了。
既然定位是一個閒散王爺,那就不太需要有野心。什麼政治兵法的不要學太多,詩詞歌賦、彈琴唱曲兒倒是可以每日鑽研。
閒散王爺想要無憂無愁,想要日子過得敞亮,那就得抱緊皇上哥哥的大腿,從小培養感情,如此在他登基以後才不會想著拿你開刀,反倒處處罩著你。
玉太妃把一切計劃的很好,施行的也是順利,皇上確實對玉太妃很有感情,便是登基以後也因著玉太妃的面子而對寧王多多忍讓、多多照拂。
按說一切都挺美好的,但是玉太妃卻偏偏只忽略了一樣兒,那就是寧王的感受。
寧王是個人啊,他不是個物件兒。
玉太妃給一切都安排的好好的,可那不一定就是寧王想要的不是?
寧王就看不上皇上。
別說討好了,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他恨不得時時跟皇上做對。
這個擰勁兒,和這點執著,其實根源還是因為玉太妃。
寧王從小的時候開始,便眼見著自己的母親天天的對太子,也就是皇上關懷備至。
小孩子都幼稚啊,他們可不懂大人那麼多的算計,那麼多的心眼兒,他們就知道自己的母親只喜歡太子,不喜歡自己,他就失落、就吃醋、就嫉妒。
小孩子嫉妒了咋辦啊,他也沒有別的法子,只能想著不管用什麼樣的法子,都要博得自己母親的注意力。
就這麼著,寧王從小就想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