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第2/2 頁)
支,除了 部分由陝西本地供給外,大部分要由中央和其他地區調撥。由於數量太 大,供不應求,國家積聚的財物有限,結果必然要造成國庫空虛,民窮 財盡,國家元氣大傷。
第四,加深了宋朝階級矛盾的激化。由於宋夏陝西之戰加重了老百 姓的負擔,使宋朝本來就很尖銳的階級矛盾更加激化。宋臣富弼在將陝 西之戰前後農民起義概況作一對比時指出: 2《長編》卷138,慶曆二年十二月。
1《溫國文正公集》第38,《橫山疏》。
2《長編》卷140,慶曆三年四月壬戌。
3《宋史》卷304,《曹穎叔傳》。
4《宋史》卷311,《龐籍傳》。
5《溫國文正公集》第38,《橫山疏》。
1《長編》卷140,慶曆三年四月己未。
&ldo;臣伏思西賊未叛以前,諸處雖有盜賊,未嘗有敢殺戮官吏者。
自四五年以來,賊入州城打劫者,約三、四十州。向來入城,尚皆 暮夜竊發,今則白晝公行,擅開府庫,其勢日盛。??今張海、郭 邈山等數人,驚擾州縣、殺傷吏民,恣兇殘之威,洩憤怒之氣&rdo;2。
在張海、郭邈山等農民起義的影響下,西京諸州的農民起義相繼發生。
&ldo;襄、鄧、唐、汝、光、隨、均、房、金、商、安、郢等十餘州,盡見 盜賊&rdo;,一時農民起義&ldo;遍滿天下之漸&rdo;3。大有星星之火,將成燎原之 勢。
總之,宋夏陝西之戰,加大了宋朝的積貧積弱之勢,加深了階級矛 盾。仁宗年間,自慶曆三年十月至慶曆四年五月的&ldo;慶曆新政&rdo;之所以 產生於宋夏三大戰役剛剛結束,並非偶然。它與新政的主持者范仲淹、 韓琦等曾經領導過陝西之戰,目擊趙宋王朝由於長期因循守舊,不思更 張而形成的種種積弊,在這次戰爭中暴露無遺,不無關係。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