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元利定策(第1/2 頁)
文德殿上,柴宗訓高坐上首,符太后垂簾在後,文武大臣分列兩側,大殿中間正跪著三人,他們就是此次出征歸來的韓通、石守信與慕容延釗。
“臣等不辱使命,北征歸來,此戰我軍殺敵數萬,生擒遼將耶律撻烈,與其達成初步互市協議,若協議可成,可保北境十年之內無戰事。”韓通還將兩軍交戰的細節在殿上向柴宗訓和眾文武一一道來。
“韓將軍,互市協議是否為你三人私議,為何陛下與宰輔大相公均未在朝堂上提及。”一名諫官出列,對韓通的話產生了疑問。
“眾位卿家,互市乃是朕與幾位大相公私下合議,大軍出征前,王相公在代朕犒賞三軍之時,朕才將旨意頒給了幾位將軍,此事與我大周接下來要制定的統一策略息息相關,還請各位少安毋躁,待朕論功行賞之後,另行與眾臣商議。”
“既然陛下與大相公早已胸有成竹,臣遵旨便是。”諫官退下後,柴宗訓開始對此戰中的有功之將進行封賞。
“韓通,此次你率領後軍直入漢地,俘獲無數,朕加封你為兵部尚書、左僕射,領樞密院事。”
“臣叩謝陛下。”韓通軍人出身,領樞密院事也是柴宗訓安排的一步重要的棋子,以防宰執中的文官做大。
緊接著,柴宗訓分別擢升石守信為檢校兵部尚書,仍領義成軍節度;擢升慕容延釗為殿前都指揮使,執掌禁軍,仍領鎮寧軍節度。柴宗訓將禁軍交給慕容延釗,比交到趙匡胤手中來得安心一些,其餘隨軍出征的將領皆有功賞。
自此,朝中武將格局變為以韓通為首,趙匡胤次之,算是暫且分化了軍中權力過於集中於趙匡胤之手的局面。
“漢遼合兵此次南侵,讓朕深感天下若不盡早統一,我大周必陷於南北夾擊的不利局勢,長此以往此消彼長,我大周危矣。此次大軍北征之前,朕已與眾位大相公、軍中將領商定,秉持先帝世宗遺志,先南後北、先易後難,定天下安民生,讓南北之地盡歸我大周國土,不知眾卿家可有異議?”
柴宗訓此話一出,範質、王溥、魏仁浦,以及剛剛入閣的韓通一致表示贊同,趙匡胤與一眾武將也在殿上表態,願為大週一統天下的大業浴血奮戰、馬革裹屍。
元利元年春節後的這場朝會,在《周史》的記載中被著重點出,史載:周元利元年春,漢遼合兵南侵,大周由韓通、石守信與慕容延釗領兵拒敵、大獲全勝。帝於朝會封賞諸將,定下“先南後北、先易後難”之策,十數年內逐步統一南北,史稱“元利定策”。
另一邊,耶律撻烈被周軍送走後,在太原城與前來救援的耶律敵祿匯合,雙方沒有理會北漢主劉鈞的賜宴拉攏之意,快馬加鞭返回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波羅城),向遼主耶律璟上呈大周互市草約。
“陛下,此次我軍戰敗,皆因漢地挑釁在先,欲以我契丹兵力為其開啟攻周的口子,這才與我合兵。圍困磁州失利,漢軍竟棄我而去,致使我軍喪失大部分精銳騎兵,若不是看在漢地仍為我大遼與周之間的戰略緩衝之地,臣絕不會放過他們。”耶律撻烈咬牙切齒地控訴漢軍的不義之舉,絲毫不曾意識到他的戰敗原因之一也是其輕敵所致。
“如你所言,這劉鈞只是以打探周朝虛實為由,讓我軍替他掃滅周軍?”有此一問,足以看出耶律璟對此次大遼南征,耶律撻烈寸功未立深感不滿。
“正是如此!陛下,與臣交戰的周軍不見絲毫慌亂,分作東西兩路,東路南北夾擊我部,可以推測其早有準備,並不像北漢主所言,周朝幼主登基,朝政不穩。再者,此次臣雖被俘,但帶回一紙互市草約,懇請陛下過目。”
耶律撻烈將互市草約遞給耶律璟,他相信耶律璟對此必有興趣,不必開戰便可獲利,何樂而不為?
果然,耶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