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他還是個孩子(第1/2 頁)
更衣室裡眾人嘻嘻哈哈,但是多梅內格依舊提心吊膽。
幾分鐘的等待時間,對他來說,簡直是度秒如年。
現在法國隊贏下立陶宛,但是出線的關鍵一點,還在羅馬尼亞和塞爾維亞的比賽結果上。
這場比賽前,塞爾維亞4戰3勝1負積9分,以淨勝球優勢排名小組榜首。
羅馬尼亞則是3戰1勝1平1負積4分位居小組倒數第二位。
最好結果是兩隊打平,這有利於法國隊爭取小組第一。
畢竟只有9個小組第一才能拿到直接門票,小組第二參加的附加賽是個未知數,誰也不知道會抽到一個什麼籤。
目前對法國隊非常有利的一點是,他們打過的四場比賽中有三個是在客場。
除開首場在奧地利翻船,羅馬尼亞和立陶宛都是艱苦之旅。
在接下來的六場比賽中,法國隊將有四個主場,而且還有一個客場是幾乎穩拿的法羅群島。
終於,他的手機傳來了振動。
“羅馬尼亞進了一個烏龍球,半場塞爾維亞2:0領先羅馬尼亞。”
“最終,羅馬尼亞2:3敗給塞爾維亞。”
看到去羅馬尼亞刺探軍情的助理發來的訊息,多梅內格還是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這樣塞爾維亞積12分高居榜首,依舊領先法國隊五分。
立陶宛雖然兩場連敗,但是還積累九分,位居第二。
法國隊現在積累7分,從第四名升至小組第三位。
還有三天,法國隊就要在主場再次迎戰立陶宛。
這一點,多梅內格倒是不怎麼擔心。
立陶宛在主場也沒表現出有威脅法國的能力,那他們在客場更加不會有。
他們一年半之前做客法國,就曾經被亨利3分鐘內梅開二度絕殺。
再加上現在法國隊還有夏爾。
夏爾的意義可不只是在足球上攻城拔寨,或者說是組織進攻。
他的意義還在於緩解國家隊和球迷之間的對立情緒,以及他現在所展現出來的,能夠和所有的隊員和諧相處的交際水平。
說個好笑的,法國隊和法國球迷之間,按照正常關係來說,應該是支持者和被支持者的關係。
但是法國隊就是一眾國家隊中的奇葩。
現在,法國公眾對國家隊忍耐程度越來越低。
而且,造成這樣的原因,不只是和成績有關,還和球員有關。
因為總所周知的原因,法國國家隊的黑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而這些球星,他們大多數是成長於法國郊區。
在法國,郊區(quartier或者banlieu)不只是普通的地域概念,還是一個社會概念。
從1953年到1973年的二十多年間,法國各地受到功能主義建築思潮的影響,在城郊建立了300多個高層平民住宅。
很多前往法國的移民都住在這裡。
同族群不斷在這裡聚集,也漸漸被孤立。
就這樣,郊區慢慢演變形成了一個存在於法國,但是有自己的語言風格、行為方式、社交準則,總而言之,就是形成了自己特有文化的“國”。
成長與郊區的球星,遊離在法國主流文化與郊區文化之間。
法國的公眾,很難認同他們;而他們,也很難融入法國主流。
這裡面充斥著歧視的底色。
在他們的眼中,成長於郊區的球星是“郊區惹是生非的小青年”,郊區是貧窮、高失業率、高犯罪率的代名詞。
再加上前不久,2005年法國爆發的“城郊騷亂”,再一次引起了公眾的牴觸情緒。
其中,在公眾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