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老爺?”
“正是!”,王文治哆哆嗦嗦的站起來,手撐著桌子菜沒有跌倒,當下也不顧的自己的名諱被冒犯,顫顫巍巍的問道,“我可是中了?”
無賴馬上大禮跪拜,“恭喜王老爺得中第三名!恭喜王老爺,恭喜王老爺!”
“我中了!我中了!”,王文治當下手舞足蹈起來,過了好一會兒才想起報喜人還在那裡跪著呢,“打賞!重重的打賞!”
無賴接過銀子又行了個禮,馬上起身急匆匆的跑去,如果跑的快還能再多掙一份賞錢。“恭喜王老爺!”,“恭喜恭喜!”,“還請王老爺留下墨寶,以供後人瞻仰!”。。。。。。王文治身邊馬上圍起了一圈人。
“十二哥回來了!”,陳家洛瞅見石雙英正往這邊擠過來。
心硯頓時緊張起來,還沒等到石雙英上樓,又一個報喜人跑上樓來,“哪位是甘肅安西來的嚴新嚴老爺?”
“我就是!”,心硯比王文治要好一些,當他看到策論考題起對自己這一科就有了八分把握,也沒有站起來,下巴微養朗聲說道。
“恭喜嚴老爺今科高中!得中一百七十六名!”,報喜人大禮參拜!
一百七十六名,這倒是出人意料啊,本以為這次也就是在三百名之後呢,要麼是策論得了考官欣賞,要麼是和��雋艘話蚜ζ�∧宰永錒�每歟�稚弦裁幌兇牛�錄衣宕踴忱錈�鮃豢樗橐�尤庸�ィ�吧湍懍耍 備行蝗障虜柯槁賴拇蟶停������拙腿チ粞園 �
第一百零一章 一等滿蒙二等官
雖然還有一場殿試,但是殿試歷來不過是排名次罷了,自從宋仁宗年間張元殿試被黜落和吳昊一起投奔西夏,給大宋造成巨大損失之後,殿試上就很少黜落人了,到了我大清之時也不例外;因此心硯在會試之後就相對輕鬆下來,自有那好事之人四處聯絡會試得中的舉子們辦文會、詩會,心硯出手闊綽,有時不時的能丟擲一兩首極其驚豔的詩詞,很快就成了本屆士子中的紅人,心硯也因此結識了不少有用的人,比如說上次在茶樓碰到哪位王文治,安徽歙縣舉子曹文植以及畢沅等。
“少爺,為何這舉子之中少有滿人呢?”,參加了幾次文會都沒碰到個滿人,心硯回來好奇的問。
“這就要從滿人剛入關之時說起!”,關於這個問題陳家洛小時候也聽陳世倌說起過一些,“最早順治年間科舉其實是分滿漢兩榜取士,但是讓那些韃子讀書可是要了他們的老命了,滿漢兩位狀元的文章拿出來比一比,你讓滿人的面子往哪放?所以這滿漢榜辦了兩屆就辦不下去了,這兩屆的滿人狀元一個叫麻勒吉,一個叫圖爾宸,並沒有什麼文章事蹟留下來。從那以後滿漢合為一榜,不過韃子朝廷並不鼓勵滿人和蒙古人參加科舉,美其名曰免得阻擋了漢人的進身之階。實際上不過是滿人、蒙古人不用科舉就能做官,而且他們科舉也考不過漢人罷了!偶爾也有滿人、蒙古人參加科舉,他們考試的時候考官慣例是要照顧照顧的,考中可比漢人容易多了,為了免得面子上不好看,韃子朝廷宣佈最後殿試頭三名習慣只授予漢人,即所謂‘旗人不佔鼎甲’、‘旗不點元’,當然他們想要得前三名也沒那個命!你看如今軍機處的幾位滿人,傅恆是當御前侍衛出身,來保最早不過是內務府的一個庫使罷了,後來也做了侍衛;這御前侍衛和筆帖式是滿人和蒙古人的晉身捷徑。除此之外還有恩蔭、世襲、翻譯科和武舉考試、進軍營裡混一圈以軍功入仕等等,這大清想當官首重滿人,這就決定了滿人的入仕途徑比漢人寬的多,他們那會費這個力氣讀書考科舉,故而你最近見不到多少滿人。”,歸根結底,一是滿人控制朝廷的需要,二是他們讀書讀不過漢人。
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間開科一百一十二次,進士二萬六千人;進士前三名中只有三人是滿人,其中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