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思文后稷(第2/3 頁)
門口等待,等了兩刻鐘,庭院內霧氣散開,樂新何晨練心起,便在院子裡練起劍來。
劍法擱置了將近半年,如今舞弄竟有幾分生疏,樂新何想念古人“久不騎馬,髀裡肉生”之語,自責良多,神乾劍收發極盡力道,將琢心劍法舞的虎虎生威。但聽身後一人讚道:“好劍法!”樂新何回頭一看,見是昨日那位算命先生,收劍行禮道:“道長早安!”算命先生微笑上前,道:“樂少俠劍法高妙,可不知承於哪位名師?”樂新何道:“家傳薄技,不值一哂,讓道長見笑了。”算命先生道:“此劍法非比尋常,想必樂少俠門第是練劍世家。”樂新何於桃花山受沈關告誡,不敢透露半絲身世,當即搖頭道:“家門沒落之前,祖父向以經商為生,於劍術未有絲毫關聯,晚輩生來手癢,恰逢祖宗傳下這套劍法,便順手習來,只恨天資有限,難以將之融會貫通。”
算命先生道:“世間萬物同生於道,既然根溯相同,那天資何來有限無限之分?天道維艱而酬與勤人,少俠若肯勤奮用功,何患大技不成?”樂新何謝點頭稱善。算命先生道:“貧道有幾句話,不知少俠有意聽否?”樂新何躬身道:“得道長施訓,晚輩受寵若驚。”算命先生點點頭,道:“貧道觀少俠劍路落落大方,甚有大家之氣,決非凡人所能掌控,少俠持之以德,自無不是;倘若持之背義,則恐劍法不能相容矣。”樂新何道:“道長所言甚是。”
算命先生道:“但少俠應該明白,劍道再深,終不及人道。向聞道生天地,而非天地生;天地法道,而非道法。是以萬法歸宗,發於道,傳於天地,而止於人。人為道本,受德於天地,焉有不為之理?貧道少時誤入歧途,多蒙一位大俠教誨,方有人為。夫為人者,博觀約取,厚積薄發,視成敗於未果,以端居為不足。雲漢之心,時懷之以自勉;兼濟之志,雖窘迫而勿忘。”朝陽初起,照落於他兩鬢斑白之間,樂新何在旁恭聽高論,想自己消極半載,碌碌無為,慚愧不已,又想儒道之間,竟有如此微妙處,大感自己讀書甚少,道:“道長一言,實千金珠玉。晚輩自小深喜儒學,於老莊無為之為多有不齒,今得道長教導,知兩家原本和洽,悔不當初。”
算命先生哈哈一笑,道:“道,遠矣,深不可測,向來寄遊於天地之間,本無分別,奈何庸人多擾,故有家門學派之分。雖諸子自稱獨立之學,然究於根蒂,蓋同一物也。譬如天西轉與水東流,二者表面背道而馳,可天運若不西向,則水何以東去?少俠觀書不可拘泥於流派作者,如此重蹈古人之轍,全無新意,學難成矣。”樂新何道:“道長這話晚輩就不明白了,諸子百家,各有一處長短,單說儒道兩家就有諸多犯衝之處,哪能同流?”
算命先生仰須道:“天下人同為炎黃之後,而俱有不同。若依少俠所說,要強分性情差異,則人人可為一家,共祖同宗之份,想必難保其實。又如水之清濁,互難包容,然海納百川,清濁不分盡往東去,方能成就無邊瀚海。天地止有一道,而衍生百家之說,家家得道卻均有不全,而弟子自以為得道,方有後來各家爭鳴,著書論戰之故事。”樂新何自小介意甚深,只覺百家各有獨到,此時聽算命先生一說,隱隱感到各家之言雖然殊途,卻盡數同歸,只是學識尚淺,難以明白其中細節精到,拱手道:“蒙道長之言,晚輩茅塞頓開。可惜晚輩覽書不多,十幾年來,連一本《論語》都沒看個明白,更別說其他經典,恐是終此一生,不能達到道長這等豁然之境,羞愧無地。”
算命先生微笑道:“未必然。學海雖然無涯,但書山有徑,至於學富多少,卻不以觀書多少而論之。貧道從五歲開始推讀《易經》,至今未嘗易手它卷,究其原委,蓋其中所學無窮盡也。《論語》一書教人以君子御國之道,貧道雖未曾觀閱,但也知此書奧妙無極,少俠有心於此,如能執之不釋,耳順之時,境界豈是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