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第2/3 頁)
笑一般人民的迷信;現在託提努斯和波菲利的門徒們,經過用一層薄如紙的寓言形式對它加以裝扮之後,卻又成了它的狂熱的辯護人。由於他們在關於信仰的幾個神秘問題上和基督教徒的意見一致,他們便以進行內戰似的狂怒對他們的神學體系的其餘部分大肆攻擊。新柏拉圖派在科學史中幾乎不配享有任何地位,但在教會史中也許免不了會隨時提到它的名字。
頁面第十四章 君士坦丁在羅馬。
他的司法改革。
戴克裡先的政府組織的致命禍端是馬克西米安和君士坦提烏斯都各有自己的兒子馬克森提烏斯和君士坦丁。父子之情壓倒了選舉制度的權威。伽勒裡烏斯試圖把君士坦丁和他父親分開。但那年輕人終於在不列顛與他父親會合,並於他在約克去世之前加封他為奧古斯都。同年馬克森提烏斯毀棄原來的盟約,東山再起。
在君士坦丁的主要策略中,戰爭糾紛和政治花招構成一條主線。當馬克森提烏斯在義大利和非洲推行暴虐統治時,君士坦丁管轄著高盧地區,他後來出兵義大利。馬克森提烏斯在羅馬郊區的米爾番橋邊戰敗被殺。正是在這一戰役之前據說君士坦丁看到了上帝顯靈,因而決定改信基督教。
君士坦丁在羅馬在對這一勝利的利用方面,君士坦丁既不曾因其寬厚而受到讚揚,也沒有因過於強暴而引起非議。他採取了如果他戰敗他本人和他的家人也必將受到的處置辦法,將那暴君的兩個兒子處死,徹底根除了他的整個家族。馬克森提烏斯的一些重要追隨者,既然曾分享他的富貴和罪惡,當然也料想必將和他同歸於盡;但是,當羅馬人民大聲吆喝要求將更多的人置於死地的時候,這位征服者卻從人道的觀點出發,堅決抵制了那種夾雜著討好和忿恨情緒,主要表示恭順的呼聲。對告密的人加以懲罰,以示此風不可長;在暴政之下遭到迫害的無辜都從流放地召回,並發還他們的財產。一種全面大赦令在義大利和非洲迅速使人心安定下來。使人人安居樂業。君士坦丁第一次賞光親臨元老院的時候,在一篇有節制的演說中概述了他自己的辛勞和功績,保證儘可能對那裡的眾位要人加倍關心,並許諾將重新恢復元老院的古老的尊榮和特權。心懷感激之情的元老院也便用它當時還有權授與的空洞的尊貴頭銜來報答他的毫無意義的許諾;而且,並未敢冒失地表示對君士坦丁的許可權加以批准,卻透過一項法令封他為統治過羅馬世界的第一級的奧古斯都。於是,為使他的這次勝利名垂青史,立即舉行了各種賽會和慶祝活動,並由馬克森提烏斯出資修建幾座大建築物以紀念他的成功的對手的榮耀。君士坦丁的凱旋門至今仍是藝術衰落的可悲的見證和最無聊的虛榮的獨特證明。由於在帝國的都城不可能找到一位力能勝任裝點那一公共紀念物的雕刻家,竟然一不考慮對圖拉真的懷念,二不考慮於情理是否妥當,竟然將圖拉真凱旋門上的雕像全部挖走。至於時代不同和人物不同,事件不同,性質亦不相同等問題,一概不予理會。帕提亞人的俘虜跪倒在一位從未帶兵越過幼發拉底河的皇帝腳前;而細心的文物學家至今仍能在君士坦丁的紀念物上找到圖拉真的頭像。新紀念碑上凡是古代雕刻留下空隙必須加以填補的地方,一望而知全是一些最粗劣、最無能的工匠的手藝。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