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2/4 頁)
這句話的爭論,是源於孔子的思想與封建帝王的政策。眾所周知,孔子被稱為是‘有教無類’的出色教育家,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孔子的意思應該是後者。但是封建帝王們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卻故意將這句話的意思扭曲成了前者……當然,我並不是語言學家,也不想爭執這個學術界的大問題,畢竟孔聖人他老人家早已經過世,這件事情無論怎麼爭執都不可能有結果。 “但是根據這句話我們卻能夠看出,普通的一句話,卻能夠表現出兩個截然相反的意思,這就是中國語言的妙處——模糊!” “但我們也可以這樣想,在孔子那個年代,尚是百姓未開化的年代,那個時候的諸子百家,眾說紛紜,如百花齊放。而各個流派的真正目的,都是想找出一條完美的治國道路。可以說。那個時候乃至於一些先賢聖人,在看待這個世界、這個社會的目光都未必比得上現代地我們,因為我們已經有了一套比較完美的基本準則。” 下面的學生皆笑。 韓風繼續道:“但是在那個時期,各個流派之間爭吵不停,誰也拿不出一個讓所有人都信服的方法,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儒家重德,法家重法。當然兩個流派說的都沒有問題。如果這個世界上全部都是聖人,那麼不用法律也能解決問題。如果法律完善到一定的程度,那麼也可以保持社會的穩定。但以我們現在地眼光來看,法律和道德是能夠相輔相成的。這也就是時代的侷限性。” “因為這個侷限性,所以我認為……呵,在此說一句,這完全是我個人的理解,如果理解地錯了大家可不要扔西紅柿。” 又是一陣鬨笑。 “我個人的理解時,對於當時的社會環境,孔子的意思是前者,就是不讓老百姓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埋頭苦幹就行。因為當時的社會動盪,教育資源比起現在要差的太多。所以全民教育這句話如果在那時候提起,會被當作神經病的。”學生們又是一笑,韓風繼續道:“所以那個時候,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道理也是說的通的,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正確地!”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國力隨之增強。對人才和生產力的渴求也越來越大,這種說法就不行了,應該選擇第二種意思,也就是表達出孔子‘有教無類’的思想,只有讓百姓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讓他們有知識,國家才能富強,社會才能進步!這也是我們現在的教育形態,而並非是封建社會的愚民政策。” “短短的一句話,不但包含了兩層截然相反地意思,而且這兩層意思卻也不互相矛盾。而是對立統一的,這不但是孔子的智慧,也是華夏人民的智慧,同樣的,也是中國古語言地魅力所在!而這種性質的語言,則是最適合作為人工智慧的程式語言,因為這種語言就已經賦予沒有生命的計算機一種思想,一種鮮活的思想!” 下方立刻響起了一陣雷鳴般的掌聲,不少學生站了起來激動地大聲叫好,還有人大喊道:“韓風,你是我們的驕傲!” “韓風,你是華人的驕傲!” 不得不說,對於大學生來講,學習外語實在是件非常讓人鬱悶的事情。英語作為現在的必修課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漢語的悲哀 連中文系的學生都要備考英語四六級,這實在是件很情。 英語作為全世界最通用的語言,其強勢的地位讓人不得不去學習,而韓風竟然在計算機領域中將英文貶低為“先天弱勢”,這不得不讓光大中國學子們大大的出了口氣。 至於國外的留學生,對於韓風的話剛才都沒怎麼聽懂,也不知道從何去反駁。 而事實上,韓風還有句話沒說,這是海盜從網上劃拉出來的一篇文章中的,裡面說道:自古中原九州為天下中心,而倉造字,這種文字是給當時的貴族使用的。這個貴族指的就是九州子民,而至於那些化外蠻夷,他們沒有使用文字的資格,所以他們所學習的,都只能是“音”。 拉丁語系就是如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隻有音節而沒有文字,所以如果這種猜想是真的話,那麼拉丁語系本來就是屬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